古意寄曾学士二首(其二)

梧桐生崇冈,亭亭出云林。

一朝樵夫采,斤斧来相寻。

幸尔爨下馀,斲削成素琴。

粲粲弦朱丝,烨烨徽黄金。

当窗试一弹,悠然太古音。

清风流水远,白云苍山深。

世无钟子期,谁能识其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梧桐树生长在高山之巅,挺拔于云雾缭绕的森林中的景象。随后,它讲述了一位樵夫偶然发现了这棵树,并将其砍伐下来,制成了一把素琴的故事。诗人通过描述琴上朱红的弦和金黄的徽记,展现了这把琴的精美。接着,诗人想象着在窗前试弹此琴,那悠扬的琴声仿佛穿越了时间,回到了远古的时代。

诗人进一步将琴声比作清风与流水,象征着琴声的纯净与自然之美,同时又将琴声与白云、苍山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即在没有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存在的情况下,谁又能真正理解这把琴以及它所传达的心境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音乐的结合,以及对知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深刻情感交流的向往。

收录诗词(157)

李时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雪斋

讲学志已笃,更欲从明师。

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

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

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

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

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

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

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

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

形式: 古风

白土洞烧丹

阆仙几年洞中去,采药烧丹是何处。

乍临炉鼎聚精神,便觉林峦蔼烟雾。

由来仙骨少尘心,丹砂易得成黄金。

姹女初凝碧天晓,河车欲转紫霞深。

深幽好似崆峒里,炎井龙游虎渡水。

绛雪晶荧宜可同,金砂的皪宁堪拟。

腾光烛夜天宇清,寻常白日起风霆。

空山魑魅啸争讶,绕林猿鹤时相惊。

世人曾见洞天启,恍遇蓬山羡门子。

刀圭入口可长年,何必还餐石中髓。

知君好古意犹勤,卖药壶中秋复春。

不肯吹笙向缑岭,要将仙术济时人。

我亦平生慕仙道,神游八极身已老。

眼前胜境未得亲,遥望蓬瀛郁怀抱。

年来多病少见知,欲服还丹谁为持。

可遣沉痾脱然去,放歌为作还丹诗。

形式: 古风

中溪草堂

双溪东南来,奔流自萦回。

朝宗远势合,浩荡青如苔。

中溪旷望弥原陆,十里人烟接乔木。

比屋常闻弦诵声,高冈远见牛羊牧。

故人昔住横山前,宦游辞家经几年。

归来爱此风景好,移居卜筑溪水边。

数椽粗朴也潇洒,窗户临溪瞰平野。

屋里连床积简编,门前终日留车马。

种松艺竹环碧山,兰舟荡漾沧浪间。

云龙仙人放鹤去,浣花野客钓鱼还。

羡君自是文章伯,归老林泉得閒适。

问字人寻扬子居,息交谁访陶潜宅。

山田八月禾黍收,豪吟纵饮亦何求。

舞回鸲鹆千峰曙,歌罢沧浪万顷秋。

由来胜地多山水,如此清幽能有几。

开门独步少尘喧,但见青山白云起。

昔闻好是平泉庄,一时草木生辉光。

只今零落竟何有,逢人唯说郑公乡。

形式: 古风

友桂庭

庭前有桂树,托根固宜深。

郁郁蔽灌木,亭亭出层岑。

冬春不改色,当夏团清阴。

俨立若端士,幽贞无邀寻。

独比友直谅,悠然谐素襟。

商飙动金粟,芬芳被乔林。

有时得醇酣,对酌还自斟。

低枝拂舞袖,深翠挹鸣禽。

欢赏岂有极,因之发孤吟。

谷风既绝响,辽阔谁知音。

惟有兰藏馨,可以喻同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