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谒张文献祠

停舟曲江浒,愿言谒遗祠。

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

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

芳春奠行旅,落日归文狸。

唐宫昔全盛,衡鉴方独持。

弼谐展嘉猷,谠论非诡随。

雍雍朝阳凤,粲粲补衮丝。

侧闻卧病后,九庙烟尘飞。

渔阳突骑来,中华混群夷。

信知砥柱功,用舍同安危。

昭陵铁马空,仙李祚久移。

维馀兰菊存,千秋恒若兹。

我来荐微诚,再拜当前墀。

顾瞻庙貌间,风度犹可希。

武溪何淫淫,蓉峰亦巍巍。

只今相业隆,孰与前修期。

临风一长叹,山雨来霏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曲江谒张文献祠》描绘了诗人停舟曲江边,怀着敬意前往祭祀张文献祠的情景。诗中赞美了张文献的高尚品德和卓越贡献,如“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表达了对他的景仰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描绘祠堂的沧桑,暗示历史的变迁。

诗中提到唐朝的全盛时期和张文献的公正辅佐,“弼谐展嘉猷,谠论非诡随”,展现了他坚持正义的品性。然而,随着“卧病”之后国家的动荡,“九庙烟尘飞,中华混群夷”,张文献的砥柱作用显得尤为珍贵。尽管时代变迁,他的功绩和精神依然如“兰菊存”,长久不衰。

诗人以个人微薄的诚意献祭,并感叹“只今相业隆,孰与前修期”,表达了对张文献业绩的赞叹和对后世贤能者的期待。最后,面对自然景色,诗人感慨万千,以“临风一长叹,山雨来霏霏”收束,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道源书院谒濂溪祠

百家骋异说,圣道汨其真。

运极理必反,光岳生斯人。

手探阖辟枢,示我动静根。

绝绪既有授,再见宣人文。

二贤韡华萼,中州仪凤麟。

遂开濂洛流,远接洙泗津。

大哉作圣功,叠叠光后尘。

我昔披图书,玩读忘苦辛。

微言冀可会,弱质惭弗振。

况经讲道邦,仰止希先民。

其如睹光霁,众草閒庭春。

晨兴策我马,迟暮膏吾轮。

逸轨尚可驾,敢云替斯勤。

形式: 古风

舟移豫章高士亭址下寄新喻文学潘时彦

云水极杳霭,一棹东南归。

青林相掩映,白鸟烟中飞。

新蒲乍隐舟,漫流侵夕矶。

偶寻高士宅,忽怅故人违。

摇曳鸣玉琴,谁云出处非。

明发引前望,五老收阴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林大全赴天台县幕

枳棘宿鸾凤,百里淹骅骝。

郎官古犹薄,况秉帷幄筹。

君如红莲花,艳色閒且幽。

芳馨当自扬,岂值浊水流。

纫兰世方敦,服艾众所羞。

匪无太华仙,置尔玉井头。

去去但自保,毋以增烦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幽中送张用刚还晋安

海水天际落,北风捲蓬根。

愁烟结远思,薄暮空纷纷。

京洛子不留,驱车出都门。

离筵枫叶下,客路远声闻。

借问此日还,何时鸥鹭群。

舟移九曲棹,树隐重关云。

笑我鸾鹤姿,久闭樊笼春。

烟霞有归梦,为尔飞吟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