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咏

白露滴疏芜,清风肃飞阁。

验彼候虫鸣,始知岁摇落。

入耳促悲丝,绕庭急哀籥。

遂令欢娱场,倏地成寂寞。

志士惜日征,寡女叹居索。

华发其如何,感此中夜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蟋蟀咏》由清代诗人朱仕玠所作,通过描绘秋夜景象和蟋蟀的鸣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白露滴疏芜”描绘了秋夜露水在稀疏的草丛中滴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清风肃飞阁”进一步渲染了秋风的凛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两句以自然景象开篇,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验彼候虫鸣,始知岁摇落。”通过观察候虫(如蟋蟀)的鸣叫,诗人意识到季节的更替,岁月的流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候虫以感知季节变化的能力,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接下来的“入耳促悲丝,绕庭急哀籥”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听到蟋蟀鸣叫时内心的悲凉感受。蟋蟀的叫声在耳边回响,如同悲伤的丝线缠绕在庭院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季节变换而引发的哀愁情绪。

“遂令欢娱场,倏地成寂寞。”这句话转折,指出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在季节更迭后变得寂静无声,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

“志士惜日征,寡女叹居索。”诗人将自己与志士、寡女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孤独生活的感叹。志士因时间紧迫而努力追求,寡女则因生活孤寂而感伤,两者虽身份不同,但都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切的感受。

最后,“华发其如何,感此中夜作。”诗人自问,面对年华老去,自己又该如何应对?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在深夜的思考中,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51)

朱仕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朱仕琇兄。乾隆十八年拔贡生。授德化教谕,后升内黄知县,未上任而卒。有《筠园诗稿》、《小琉球漫志》、《龙山漫录》等

  • 字:璧丰
  • 号:筠园
  • 籍贯:福建建宁

相关古诗词

夜宿清水岩僧舍

空岩秋气爽,日夕倍生凉。

石峭山弥险,霜高叶已黄。

涧寒泉激响,林密月沉光。

閒鹤巢松稳,灵猿向洞藏。

烟霞开胜境,香火辟禅堂。

老衲知持偈,游人亦裹粮。

相逢缘共结,留宿趣尤长。

饭罢同趺坐,蒲团睡味良。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溪前晚步

林木萧萧石径长,四围山色渐苍茫。

帆悬日影归秋浦,鹤带钟声度晚塘。

绿叶半枯棚上豆,短条渐秃渡头杨。

秋光到眼皆诗料,吟草零星尽入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话

南斗模糊北斗辉,凝寒夜气渐侵衣。

声高鶗鴃知霜重,香减狻猊觉火微。

共话不嫌更漏永,閒居尤喜俗情稀。

除将山水琴书兴,日日潜园自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咏地瓜(其一)

藷蓣登场共有年,栗薪无用架中田。

何曾守护劳王父,犹忆耘锄仰昔贤。

交错禾麻皆唪唪,栽培根柢乃绵绵。

剥菹绝胜烹瓠叶,应补农书第一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