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田歌

耕田乐,耕田苦。乐哉乐有年,苦哉不可言。

春未至,先扶犁。霜华重,土气肥。春已至,农事始。

鸡未鸣,耕者起。泥汨汨,水光光。

二月稻芽,三月打秧。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

再熟之田始有望。三月打秧,六月薅草。

一熟之田,九月始得穫稻。近路畏马,马食犹寡。

近水畏兵,兵刈何名。

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谷。

西邻典衣东卖犊。

黄犊用力且勿苦,屠家明日悬尔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耕田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生动描绘了农民耕种的辛劳与喜悦。诗中通过对比“耕田乐”与“耕田苦”,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复杂与不易。

首句“耕田乐,耕田苦。”开篇即点明主题,乐在丰收,苦在劳作。接着,“乐哉乐有年,苦哉不可言。”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春未至,先扶犁。霜华重,土气肥。”描述了春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土地在霜冻后肥沃的状态,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春已至,农事始。”春天到来,农活开始,鸡鸣未至,农民已起,展现了一派繁忙景象。

“泥汨汨,水光光。”描绘了耕作时的泥泞与水光,形象地展示了耕田的辛苦。“二月稻芽,三月打秧。”从播种到育苗,时间的流转清晰可见。“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从开花到成熟,农作物的成长过程被细腻描绘。“再熟之田始有望。”表达了对双季稻田的期待与希望。

“三月打秧,六月薅草。”描述了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的除草工作。“一熟之田,九月始得穫稻。”单季稻田的收获则在九月。“近路畏马,马食犹寡。”“近水畏兵,兵刈何名。”这两句反映了农民在交通和安全方面的担忧。“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谷。”官府催征赋税,不顾作物成熟与否,体现了农民面对官府压力的无奈。“西邻典衣东卖犊。”为了支付赋税,农民不得不典当衣物或卖掉牛犊。“黄犊用力且勿苦,屠家明日悬尔股。”表达了对牲畜的不舍与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种种问题,如官府的苛政、自然灾害、经济压力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日本刀歌

白日所出金铁流,铁之性刚金性柔。

铸为宝刀能屈伸,屈以防身伸杀人。

星流电激光离合,日华四射曈曈湿。

阴风夜半刮面来,百万愁魂鞘中泣。

中原岁岁飞白羽,世人见刀皆不顾。

为恩为怨知是谁,宝刀何罪逢君怒。

为君昼盛威与仪,为君夜伏魍与魑。

水中有蛟贯其颐,山中有虎抉其皮。

以杀止杀天下仁,宝刀所愿从圣人。

形式: 古风

缫丝歌

小虫之大小指如,君子之躯七尺馀。

镬烹小虫胡为乎,将以为衣荣君躯。

君躯长,君躯短。

小虫之小丝有限,中心抽尽君未暖。

形式: 古风

祭幽歌

天低野黑钟磬冷,高台火炬红无影。

招魂竹竿垂至地,万众无声大师睡。

林根水际光窅冥,欲动不动如有形。

阴风吹沙利如箭,蚱蜢横飞扑人面。

鬼王丈六须发丹,金铃召鬼争盘餐。

黄香插筵月皛皛,瓦簋不盈纸衣小。

倏如闻笑忽而啼,笑何丈夫啼女儿。

残形败血生荒草,有棺无棺安可保。

骨肉当前唤不闻,半夜依人思一饱。

绿杨丝绕白杨树,魂来作风归作雨。

西头落日东头来,后人仍为今人哀。

形式: 古风

猿声歌

十八滩头波突兀,孤舟十夕不得发。

蒹葭败叶鸣括括,江天霜满坠小月,乌猿一声一白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