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第一百四十二

萱草秋已死,岁暮有严霜。

落日渭阳明,涕泪溅我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萱草在秋天已经枯萎凋零,年终的严霜更是无情。
夕阳照耀渭水之滨,我的泪水不禁打湿了衣裳。

注释

萱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象征母爱或怀念。
秋已死:秋季已过,萱草枯萎。
岁暮:年底,冬季将至。
严霜:寒冷的霜冻,常用来比喻严峻的困境或困难。
落日:傍晚的太阳。
渭阳:渭水之北,古代常用以指代故乡或亲人。
涕泪:眼泪。
溅我裳:洒落在我的衣服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瑟的秋末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感。首句“萱草秋已死”直观地展现了秋天植物凋零的情形,而“岁暮有严霜”则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迭与寒冷的氛围,给人以时间流逝、自然界凛冽的感受。

接下来的“落日渭阳明”中,落日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渭阳”指的是河阳,即黄河之南,这里的描述增添了一份遥远和孤寂。最后,“涕泪溅我裳”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感慨而泣,泪水沾湿衣襟的情形,显示出一种深切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构建了一个凄美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意境。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歌风台

长陵有神气,万岁光如虹。

有时风雪变,魂魄来沛宫。

壮哉游子乡,一览万宇空。

击筑戒复隍,帝业慎所终。

重瞳爱梁父,此情岂不同。

锦衣绚行昼,丈夫何浅中。

缅怀首丘意,自足分雌雄。

尚惜霸心存,慷慨怀勇功。

不见往来事,烹狗与藏弓。

早知致两生,礼乐三代隆。

匹夫事已往,安用责乃翁。

我来汤沐邑,白杨吹悲风。

永言三侯章,隐隐闻儿童。

叶落皆归根,飘零独秋蓬。

登台共悽恻,目送南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形式: 古风

端午初度(其一)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

颇怀常杕意,忍诵蓼莪诗。

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

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