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的《寄外兄张会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感慨。
首联“与兄憔悴各他乡,细数平生可断肠。”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兄长各自流离在外的境遇,两地相隔,思念之情如刀割般痛苦,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颔联“少日父兄俱过隙,老来儿女忽成行。”对比了少年时父母兄长相继离世的短暂与老年时儿女成长的迅速,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转在这一对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颈联“梦游湖北心常折,身在周南鬓已苍。”诗人虽身处周南之地,却常常在梦中回到湖北,心绪难平,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鬓已苍”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年华不再,增添了几分无奈与感伤。
尾联“莫向秋风原上望,脊令飞堕转悲凉。”劝诫自己不要在秋风萧瑟之时,独自站在广阔的原野上远眺,因为那样只会让心中那根名为“脊令”的情感线更加悲凉。脊令,即鹡鸰鸟,古人常用以比喻兄弟之情,此处借以表达对兄弟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情冷暖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