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

东海十日风,巨浪碎山谷。

长鲸跨十寻,宛转在平陆。

雷火从天来,砉然刳两目。

肌肤煮作油,骨节分为屋。

腥膻百里内,户户至厌足。

我闻海上人,明珠可作烛。

鲸鱼复何罪,海若一何酷。

从欲谗风伯,大钧问不告。

踌躇复叹息,归咎当溟渎。

托形天地间,独尔有含蓄。

大者不能容,小者又何益。

却羡虾鱼辈,安然保家族。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海连续十日狂风大作,巨浪冲击得山谷都破碎了。
巨大的鲸鱼身躯长达十寻,却能在平坦的陆地上蜿蜒游动。
如同雷电和火焰从天而降,瞬间刺瞎了它的双眼。
鲸鱼的皮肉被煮成油脂,骨骼则化为房屋的建材。
腥臭的气息弥漫百里,每家每户都对此感到厌恶至极。
听说海边的人们,认为鲸鱼的明珠可以当作蜡烛照明。
鲸鱼究竟犯了什么错,海神的残酷令人难以置信。
想要向风伯进谗言,但命运之轮却无人能告知。
他犹豫再三,只能叹息,将过错归咎于大海的深邃。
在这天地之间,唯有它承载着无尽的秘密。
大者无法容纳,那小者又能带来什么益处呢?
反而羡慕那些虾鱼,它们能安然地保全家族。

注释

碎:打碎。
长鲸:巨大的鲸鱼。
宛转:曲折、蜿蜒。
砉然:形容声音突然。
刳:挖出。
腥膻:腥臭。
明珠:珍贵的珍珠。
海若:海神。
大钧:命运之轮。
踌躇:犹豫不决。
溟渎:大海。
含蓄:隐藏或深藏不露。
大者:指鲸鱼这样的庞然大物。
小者:指虾鱼等小生物。
虾鱼辈:虾和鱼的统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猛烈的海上风暴,巨浪冲击山谷,长鲸跃出水面,在平坦的陆地上宛转。雷声如火从天而降,震耳欲聋,让人感到恐惧。鲸鱼在这场狂风巨浪中受尽煎熬,其肉被煮化成油,骨骼分散四处。腥味弥漫百里之内,每个家庭都对此感到厌恶。

诗人提到海上的人们将明珠作为灯烛,这里或许隐含着对珍贵生命遭遇不幸的哀叹。而鲸鱼,究竟犯了何罪,只因其巨大而成为这场灾难中的受害者。海洋之广阔,却显得如此冷酷无情。

诗人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叹息,对那些不告而知的自然力量感到愤懑,但同时也对自己的微小无力感到无奈。他在天地之间寻找一个立足之地,独自怀揣着这份沉重的情感。巨大的事物往往难以容忍,小者又何谈益处。

最后,诗人只能羡慕那些平安无事的虾鱼,它们能够安然地守护自己的家族。这首诗通过对海上风暴和鲸鱼遭遇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以及面对灾难时的无力感和生命的脆弱。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江神子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题岳阳楼二首(其二)卖花声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题岳阳楼二首(其一)卖花声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清遐台饯别.朝中措

三湘迁客思悠哉。樽俎定常开。

云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对离杯。

他年来此,贤侯未去,忍话先回。

好在江南山色,恁时重上高台。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