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莲花(其二)

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它不耐受高风和冷烟,娇弱的红色花朵倾斜倚靠在青莲上。
没有人能理解它的洁净,只能用无尘的衣袖轻轻捧取残留的香气,整日怜惜不已。

注释

不耐:承受不住。
高风:大风。
怕冷烟:惧怕寒冷的烟雾。
瘦红:纤细而颜色浅淡的花。
欹委:倾斜、委靡。
倒青莲:倒在青色的莲花旁。
无尘袖:没有尘埃的洁净衣袖。
盛取:捧取。
残香:残留的香气。
尽日:整天。
怜:怜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凋零的荷花图景,通过对荷花凄美画面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哀愁。

“不耐高风怕冷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在秋风中的脆弱,它们无法承受那吹拂过水面的凉意,也害怕随之而来的萧瑟之感。这些细微的情感,使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的无常。

“瘦红欹委倒青莲”中,“瘦红”形容荷花在秋天变得单薄且颜色暗淡,失去了夏日的繁盛与明丽。而“欹委”一词则描绘了它们随风摇摆、甚至倒伏的姿态。这里的“青莲”指的是尚未完全凋零的荷花,它们在绿色的叶片间显得格外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则通过诗人的动作来强化这种哀愁之情。诗人似乎是在寂静中,轻轻地将未完全凋谢的荷花收集起来,用衣袖盛装那最后的花香,全天都沉浸在这份对逝去美好的怜悯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凋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生命易逝、美好难久的深切感慨。这种情怀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更是一种文化中的共鸣,与古代文人对于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普遍哀愁相呼应。

收录诗词(38)

崔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相关古诗词

闻笛

银河漾漾月晖晖,楼碍星边织女机。

横玉叫云天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新柳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暮春对花

病香无力被风欺,多在青苔少在枝。

马上行人莫回首,断君肠是欲残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云梦亭

薄烟如梦雨如尘,霜景晴来却胜春。

好住池西红叶树,何年今日伴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