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觞客东湖遇雨移饮寿台楼分韵得壁字

玄晖东田游,明远东城历。

深心慕尘轨,湖舷拟觞客。

零雨或尼之,辍策骈兹席。

霁虹带高岑,倾羲被回陌。

良知共遐睎,数陪竹林七。

境恬微尚惬,赏胜幽怀适。

怀沙事千载,旧恨犹能辟。

延首瞻楼颜,新愁渺难释。

天问愧非才,且可浮大白。

徙倚惊漏穷,晨宵挂东壁。

形式: 古风

翻译

玄晖在东田游玩,明远遍游东城边。
他内心深深向往尘世的规矩,湖边打算宴请宾客。
细雨时而阻挠,停下脚步并肩席地而坐。
雨后彩虹横跨高山,阳光洒满曲折小径。
共同的志趣让我们遥望远方,多次加入竹林七贤的聚会。
环境宁静,超脱世俗的追求稍感满足,欣赏美景让心情舒畅。
怀想屈原投江的故事千年流传,旧有的遗憾仍能驱散。
抬头仰望高楼,新的愁绪难以排解。
《天问》的才华我自愧不如,暂且举杯畅饮。
徘徊至夜深,时间如漏尽,清晨的曙光映照东墙。

注释

玄晖:人名。
游:游玩。
明远:人名。
历:游览。
尘轨:世俗的规矩。
拟:打算。
觞客:宴请宾客。
尼:阻碍。
辍策:停下脚步。
骈兹席:并肩席地。
霁虹:雨后彩虹。
岑:山峰。
遐睎:远望。
竹林七:指竹林七贤。
怀沙:指屈原投江。
辟:驱散。
楼颜:高楼。
渺:难以。
天问:屈原作品。
浮大白:痛饮。
徙倚:徘徊。
漏穷:夜深。
晨宵:清晨。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高斯得在端午节期间,原计划在东湖与宾客畅饮,却遭遇零星小雨,于是改变计划,在寿台楼聚会。他内心深处仰慕尘世的雅趣,与朋友们围坐一席,欣赏雨后彩虹横跨高山,阳光洒落回廊,共同远眺,仿佛置身于竹林七贤般的雅集之中。诗人感慨怀沙之事虽已千年,但仍能触动旧时遗憾,抬头望向楼阁,心中又添新愁。他自谦才疏,只能借酒浇愁,时间流逝,夜色渐深,他独自徘徊,直至晨光初照,东方墙壁上挂着黎明的影子。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以及面对生活变迁的淡淡哀愁和自我解嘲。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增赋

吾哀天宝后,刻剥穷锥刀。

豆实不得吃,蕨卖输官曹。

民生于斯时,生意如鸿毛。

安知咸淳际,赤子滋嗷嗷。

税租责三倍,田野晨号咷。

柔桑稊未茁,调帛已骚骚。

骄兵饫醲鲜,黎民窄糠糟。

九关虎豹守,哀吁愁天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

谢公晨策花崖登,杜陵早起开前林。

徽之朝挹西山爽,退之晓望南山棱。

古人看山自有候,个中意味谁探寻。

林霏夕敛群动息,泽气宵上英云蒸。

不于此际毓神秀,安得向曙岚光凝。

平生苦不识夜气,见山忽得邹人心。

卷书默坐会有得,此岂文字能摹临。

斯亭题扁有咀嚼,慎勿只遣供閒吟。

直须咬破第一义,庶几山鬼逢知音。

形式: 古风

题王茂悦郴州白水奇清园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坡公论人物,我则赋奇清。

壮哉此白水,谁其泻青冥。

薶藏富媪啬,抉剔天公嗔。

霹雳起神物,赑屃擘巨灵。

阳山得瀑谷,永嘉赖斧斤。

乃知出世事,须待开物人。

倒悬讶瑶池,吹立惊沧溟。

千穗落晓镜,万仞垂天绅。

清寒入山骨,霏润沾人巾。

麇麇为瘦爽,草木皆坚贞。

臞仙挹瓢饮,俗士湔尘缨。

度堂匪秩宴,筑馆先储英。

函书静秩秩,子佩来瘽瘽。

清风濂溪像,古柏文翁庭。

从容讲道要,宛转馀诗情。

谪仙一派妙,休文八咏新。

兹惟佳山水,我尝驻骐骃。

平湖尚芜漫,绝境宜荆榛。

按图重嘅叹,岁月今峥嵘。

壮观誇好句,窘步攲丰擎。

聊以赠我友,无庸寄山神。

形式: 古风

题赵致道茅斋

三百年前茅屋歌,谁其继者茅斋铭。

杜陵忧世何其切,鹤山观物何其精。

两诗妙处均不朽,吾能合异融其真。

绮栊雕宇贮豪士,此岂有意矜吾民。

从来大庇天下手,乃在茅栋茨檐人。

请君观铭验吾德,复来歌义充吾仁。

庶几体用归一贯,二老可作当欣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