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湘湖

世路羊肠淹客游,尘缨来此濯清流。

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浸秋。

地僻莓苔侵石几,机忘鸥鹭近渔舟。

夜凉酒醒未能睡,诗句欲成搔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世间的道路曲折如羊肠,让旅人困顿,我来到这里洗净尘埃。
半扇窗户映照着青竹翠绿含雨,一池清澈湖水带来秋天的寒意。
偏僻之地,石头几案被莓苔侵占,鸥鹭悠然,靠近渔舟旁。
夜晚微凉,酒醒后仍难以入眠,我握笔挠头,诗句在脑海中酝酿。

注释

羊肠:形容道路曲折像羊肠一样蜿蜒。
尘缨:古代官吏的帽饰,比喻世俗的尘埃。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象征高雅。
澄湖:清澈见底的湖水。
莓苔:一种青苔,常生长在湿润阴暗处。
鸥鹭:水鸟,象征闲适生活。
诗句欲成:指诗作即将完成。
搔白头:形容因思考而手挠头发,表示内心的焦虑或专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湘湖边的夜晚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凄清之美。

"世路羊肠淹客游,尘缨来此濯清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纷扰复杂的世道中如同迷途的羔羊一般的艰难行进,最终来到这片清澈的水域边,洗涤尘埃,寻求心灵的净化。

"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浸秋。"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之美,他的住处有一半的窗外长满了翠绿的竹子,仿佛吸收了细雨的滋润,而对面的湖面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冷。

"地僻莓苔侵石几,机忘鸥鹭近渔舟。"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偏僻而静谧,地上的野草甚至蔓延到了古老的石制家具上,而他对远去的记忆和世俗的纷争都已置之度外,就连湖边的渔舟和鸥鹭也不再去想。

"夜凉酒醒未能睡,诗句欲成搔白头。" 最后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在清凉的夜晚饮酒后虽然已经酒醒,但由于心中有诗意萌动而难以入睡,他不停地搔扰着自己的白发,希望能够将这即将诞生的诗句完美地表达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湘湖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收录诗词(1)

姜应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神灯

昔向长老说,北山有神灯。

六月神初度,邑人竞高登。

夜深无消息,忽其见崚嶒。

璀璨作奇葩,点缀横玉绳。

渐渐出阴壑,两两度松藤。

乍明既倏晦,此没或彼兴。

光中若有人,前后相参承。

久久乃散去,各自为侪朋。

神意会群望,欢尽车方升。

我家枕朔冈,梦寐云气腾。

日暮启窗户,挥扇却炎蒸。

跂于默一祝,祥光来相应。

体大赤杲日,中莹融明冰。

此乃少为贵,群嘱当未曾。

再拜灯复出,照我心渊澄。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百里欢声歌扇底,万家和气酒杯中。

形式:

芭蕉

剪得西园一片青,故将来此恼诗情。

怪来昨夜窗前雨,减却潇潇数点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掬水月在手

十指纤纤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姮娥。

不知李白当年醉,曾向江边捉得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