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本轻清体妙,湛然独与天游。

为透入凡胎,五行圈圚,四火拘囚。

穷年执迷不悟,认声色虚幻故延留。

元旧仙乡道域,咫尺天地迢遥。

欲求返本还元,诚只在自心头。

但默默精思,时时探索,必取功收。

虚空忽然粉碎,尽来生、业障一齐休。

振袂蓬莱阆苑,不愁弱水无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我身轻盈,心灵清澈,独自遨游于天际。
为了融入凡尘,我被五行法则束缚,四把烈火监禁。
长久以来,我执着于迷惑,误将声色视为真实,因而滞留。
原本的仙乡圣地,虽近在咫尺,却仿佛遥远无比。
想要找回真我,关键在于内心深处。
只需静静深思,不断探寻,定能收获成果。
突然间,空灵破碎,所有的业障和轮回都消散了。
挥袖之间,就能抵达蓬莱仙境,弱水之隔不再是难题。

注释

湛然:清澈透明的样子。
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元素。
拘囚:束缚、限制。
元旧:原始、本来。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返本还元:返回根本,恢复本来面目。
精思:深入思考。
探索:寻找、研究。
业障:佛教中指过去的罪孽或障碍。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弱水:比喻难以渡过的困难或险阻。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木兰花慢》是一首表达追求超脱与内心修炼的禅意词。开篇描述了主体的纯净与高妙,如同与天同游,不受世俗五行和四火的束缚。然而,人们往往因执着于声色虚幻而迷失,未能认识到真我。词人强调回归本源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觉醒和持续的静思探索。

"元旧仙乡道域,咫尺天地迢遥",表达了修行者对仙界理想之地的向往,尽管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需要内心的超越。接着,词人鼓励读者放下执着,通过默默精思和不断探寻,达到身心的解脱,"虚空忽然粉碎,尽来生、业障一齐休",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业力的消解。

最后,词人以豪迈的气概宣告,只要坚持修行,就能跨越弱水,抵达仙境,"振袂蓬莱阆苑,不愁弱水无舟",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对超脱境界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仙子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

眼里儿觑,心儿上想。

教我鬓边丝怎地当,把流年子细推详。

一日一个浅酌低唱,一夜一个花烛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

形式: 词牌: 水仙子

双调.水仙子.失题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的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凭何人付与娇姿。

一春鱼雁杳无闻,千里关山劳梦魂。

数归期屈指春纤困,结灯花犹未准。

叹芳年已过三旬,退莲脸消了红晕。

压春山长出皱纹,虚度了青春。

形式: 词牌: 水仙子

水龙吟

本自出家离尘世。更不贪人间华丽。

蓬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计。古庙窑龛里。

任他红轮西坠。

向无中认有,知白守黑,绵绵地,默调息。

心上别无萦系。有腋袋拄杖相随。

草鞋短襦,精□赤腿,羊皮遮体。饥后巡门乞。

饱来唱哩仑啰哩。

任傍人笑我,呆痴懒汉,有谁人识。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

来往盘旋,结成华盖。报天地恩覆载。

报日月照临之德。

报国王水土,丰荣快乐,报父母恩怜爱。

上谢祖师圣教,丹阳师父传派。

红尘普度,全真大教,丘王长在。太古居宁海。

共三人暗合法界。愿皇王万岁,千秋臣宰。

请门人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