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别招提去,春风信马行。
路幽皆竹影,山远尚松声。
岭断晴天阔,川横绿野平。
不因泉石好,安觉利名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的画面。开篇“晓别招提去,春风信马行”两句,通过早晨告别和轻松驾驭马匹的动作,传达了主人公离开的决心以及旅途中的自由自在。春风不仅是季节的标志,也象征着一种自然、舒畅的状态。
“路幽皆竹影,山远尚松声”两句,则通过对道路两旁竹林和远处山间松林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片宁静与深邃的氛围。竹和松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植物,分别代表了坚韧不拔和长寿,此处则更多地表现了它们为自然风景增添的情趣。
“岭断晴天阔,川横绿野平”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通过山岭的断裂和晴朗天空的辽阔,以及河流的横亘与绿意盎然的原野,展示了一种开阔与宁静并存的景象。
最后,“不因泉石好,安觉利名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超然态度。即便是那些美好的泉水和奇特的石头,也不能成为诗人驻足的原因。在追求个人声名方面,诗人显得十分淡定,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川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现了一个既注重自然美感,又保持内心独立的诗人形象。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寺倚苍崖古,僧閒昼掩扉。
晓云辞岭去,夕鸟占林归。
悟理观幡动,临风想锡飞。
寄怀玄观外,更觉此生微。
千里猗猗谁取将,忽惊颜色照文房。
每怜坠露时施泽,更许光风为汎香。
独秀已先梁苑草,托根宁复楚天霜。
坐令黄菊羞粗俗,只合萧条篱下芳。
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
暗虫先夜响,萎叶近秋飞。
灌垄晴蔬出,开笼暮鹤归。
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
溪如圆堑木如城,鱼鸟从游信此情。
啅雀踏枝飞尚袅,仰荷承雨侧还倾。
弹琴废久重寻谱,种药求多旋记名。
于世久判无妙策,直应归学老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