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和情感的投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场所的深切喜爱与留恋。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这里,“每个树边”指的是薛二十池亭周围那些参天古树,每当夕阳西下时分,树影拉得长长,似乎在提醒着诗人要慢慢品味这份宁静。同时,“绕池行匝又须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美丽环境的不舍与重复游赏之情。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这里,“异花”指的是那些不常见或季节性开放的鲜花,而“非时有”则意味着这些花朵并不总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绽放。诗人提到这些花朵,是因为它们增加了环境的美丽与独特。至于“好竹皆当要处生”,则是说那些优雅的竹子都生长在最为显著和重要的地方,强调了竹子的美好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小桥流水、岛屿风光的画面。“斜竖小桥”给人以一种简洁而古朴的感觉,而“看岛势”则是从桥上观赏那岛上的风景。至于“远移山石作泉声”,诗人通过移动山石来改变水流的声音,以此营造出更加和谐的自然环境。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这两句则是对池塘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浮萍”指的是漂浮在水面的落叶或植物,它们被风吹至岸边,而“风吹歇”则意味着风停下来了。同时,“水面无尘晚更清”则形象地表达了傍晚时分,水面更加平静和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薛二十池亭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
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小时。
脱下御衣先赐著,进来龙马每教骑。
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榻寒。
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青蛾不得在床前,空室焚香独自眠。
功證诗篇离景象,药成官位属神仙。
闲过寺观长冲夜,立送封章直上天。
近见兰台诸吏说,御诗新集未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