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夜

小阁临江迥,疏帘带雾钩。

云鸿遥影灭,滩月碎光流。

诗思偏宜夜,衰髯不耐秋。

渔灯三两点,隐隐荻花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小阁坐落在江边,远离喧嚣,稀疏的窗帘挂着雾气弥漫的钩子。
天边的云鸿身影逐渐消失,江滩上月光破碎如流沙。
夜晚最适合激发诗兴,而我这稀疏的胡须却难以抵挡秋天的萧瑟。
几点渔火在远处闪烁,隐约可见的是长满荻花的小洲。

注释

小阁:形容位置偏远的阁楼。
迥:遥远,突出阁楼与江面的距离。
疏帘:稀疏的窗帘。
带雾钩:挂着带有雾气的帘钩。
云鸿:指天上的大雁。
灭:消失。
滩月:江滩上的月亮。
碎光流:月光破碎流淌。
诗思:作诗的思绪。
偏宜:特别适宜。
衰髯:稀疏的胡须,代指诗人自己。
不耐秋:难以忍受秋天的凄凉。
渔灯:捕鱼时使用的灯火。
隐隐:隐约可见。
荻花洲:长满荻花的小洲。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江阁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诗人站在江边的小阁楼上,阁楼远离喧嚣,被轻纱般的雾气环绕,显得孤独而高远。远处的云雁身影在天际消失,江滩上的月光则如碎片般流淌,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诗人的思绪在这样的夜晚特别活跃,他感叹岁月无情,自己鬓发已衰,对秋天的到来更加敏感。最后,画面转向江面,几点渔火在黑暗中闪烁,点缀在芦苇丛生的洲渚上,更显寂寥与宁静。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江阁、雾钩、云鸿、月光和渔灯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沉的秋意,展现出宋人崇尚自然、寓情于景的诗歌特色。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楼会饮对月

层楼画栋淩霄汉,槛外江流百顷清。

无一片云但秋色,放千里月到天明。

唤舟撒网鲜鳞美,击鼓喧汀宿鹭惊。

坐上有人欢未厌,酒阑连釂两三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舟中

离家俄十日,千里独衰翁。

蓬响过云雨,帆开逆水风。

新沙增岸脚,小港隐芦丛。

客思难消遣,黄昏月一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舟中

系缆停征棹,斜阳古渡头。

风霜先远客,天地独扁舟。

水鸟冲开浪,汀鸿占断秋。

在家贫亦好,何用出林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舟夜

夜泊枫林岸,江平万籁收。

松崖猿袅月,芦渚雁眠秋。

轩冕傥来尔,林泉归去休。

客愁正无奈,孤笛起渔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