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节妇桥》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对北溪高冢与桥门之间的景物描绘,以及对节妇形象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忠贞不渝爱情与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
首句“北溪高冢对桥门”,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庄重的画面:北溪旁,一座高大的坟冢与桥门相对,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节妇芳名万古存”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赞美那些坚守贞操、名垂青史的女性典范,其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瞑目终酬同穴志,苦心曲尽抚孤恩”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节妇的形象。她闭上眼睛,最终实现了与丈夫合葬的愿望,其内心充满了对亡夫的深情与对孤儿的慈爱,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母爱。
“寒烟蔓草无行迹,淡月梅花有断魂”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寒烟笼罩着蔓草,月色淡薄,梅花似乎也承载着哀思,暗示着节妇的离世给周围环境带来了悲凉的气息。
最后,“客子往来休濯足,溪流从此不曾浑”表达了对节妇精神的敬仰与怀念。无论是过往的旅人还是后来的访者,都应尊重这份纯洁与高尚,让溪水保持清澈,象征着对节妇美德的永恒纪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不仅歌颂了节妇的高尚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