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左锡璇的《苏幕遮》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凄美的离别画面。开篇"别离多,欢会少"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分离频繁、相聚稀少的无奈与哀愁。接着,"嘶马秋风,人在斜阳道"通过马的嘶鸣和秋风的萧瑟,渲染出离别时的孤独与苍凉,夕阳西下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盼断塞云无雁到"一句,借雁南飞的典故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雁却未能带来任何消息,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的期待落空之苦。"身不能飞,愿化长堤草"则表达了主人公无法追随心爱之人,只能化身为长堤上的草木,默默守望的深情。
下片"荻花残,梧叶老"以季节更替的景物,寓言时光流逝,加重了愁绪。"不待悲秋,已是愁难了"直接抒发了愁苦之情,即使还未到秋天,内心的愁绪已难以承受。结尾"明月天涯曾共照。梦味阑珊,愁拥秋衾晓"回忆起曾经共享的明月,梦境中的甜蜜与现实中孤枕难眠的对比,使得愁情更为深重,直至黎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苦,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词人左锡璇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