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王.立春

红穗金花落绛台。画楼银烛晓光催。

钗梁小燕双双颤,春自玉人头上来。

形式: 词牌: 阳关曲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小秦王·立春》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宫廷景象。首句“红穗金花落绛台”,以红穗金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落于深红色的宫殿台阶上,显得格外醒目。次句“画楼银烛晓光催”,通过明亮的银烛和破晓的光线,暗示了时光流转,新的一天在催促人们迎接春的气息。

第三句“钗梁小燕双双颤”,画面转向室内,描绘了燕子在女子发钗和梁间轻轻颤动,寓意生机勃勃的春燕带来了春的消息。最后一句“春自玉人头上来”,则是点睛之笔,将春天的活力赋予了美丽的女性,暗示春色正从她们的秀发中悄然绽放。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春时节的宫廷景象,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与生活气息,展现了春天的喜庆与生机。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

经霜原草未全黄。绿叶映红芳。

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

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御街行.柳花

城西杨柳千千树。风起飞花絮。

青楼珠箔斗轻盈,还绕名园幽处。

满地香毬,满天晴雪,卷却春归去。

游人歌吹堤边路。芳景须珍护。

眠开青眼舞慵腰,无计使风流住。

百啭残莺,一双新燕,九十春光暮。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清平乐

扁舟解缆。春满江南岸。灯火街头月正半。

客里年华又换。倚遍阑干影斜。行人回首天涯。

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雨中花.春寒

寒透水边沙际。暖在花心叶底。

扫雪楼台,收灯庭院,向晚朱门闭。

丝额画帘低拂地。舞袖弓鞋浑未试。

指冷金刀,香温翠被,懒剪宜春字。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