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经霜原草未全黄。绿叶映红芳。

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

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朝中措》描绘了一幅秋日野外的景象。"经霜原草未全黄",写出了秋霜虽已降临,但田野上的草并未完全转黄,仍保留着一抹绿色,与红色的秋花相映成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画面。"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通过"野客"和"行人"的对比,表达了丰收之年人们的喜悦,以及身处炎热之地的人对于北方严冬的好奇和想象。

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却思京国",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想象着那里的人们穿着保暖的狐裘貂帽,住在雪洞般的毡房里。"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以琼楼比喻宫殿,表达了词人对皇家气象的想象,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温暖的渴望,暗示了他对朝廷的归属感和对皇帝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寓言抒怀,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和对朝廷的忠诚,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御街行.柳花

城西杨柳千千树。风起飞花絮。

青楼珠箔斗轻盈,还绕名园幽处。

满地香毬,满天晴雪,卷却春归去。

游人歌吹堤边路。芳景须珍护。

眠开青眼舞慵腰,无计使风流住。

百啭残莺,一双新燕,九十春光暮。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清平乐

扁舟解缆。春满江南岸。灯火街头月正半。

客里年华又换。倚遍阑干影斜。行人回首天涯。

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雨中花.春寒

寒透水边沙际。暖在花心叶底。

扫雪楼台,收灯庭院,向晚朱门闭。

丝额画帘低拂地。舞袖弓鞋浑未试。

指冷金刀,香温翠被,懒剪宜春字。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西江月

紫塞朝朝烽火,青楼夜夜弦歌。一朝明月雁声多。

带得边愁无那。云阙九重阊阖,家山万里岷峨。

独愁乡思满蹉跎。梁甫狂吟谁和。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