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郑凫溪招饮次韵(其一)

小船荡桨向西徂,定送如泉酒百壶。

复喜流觞从逸少,宁辞击壤和尧夫。

清泉榆火催新梦,野服黄冠换旧图。

赖是三春无酒债,寻常行处亦知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场景。诗人乘着小船,荡桨西行,准备参加好友郑凫溪的宴饮。诗中“定送如泉酒百壶”一句,以“如泉”形容酒之丰富,既展现了豪迈的饮酒氛围,也暗示了深厚的友情。接着,“复喜流觞从逸少,宁辞击壤和尧夫”,通过引用东晋名士王羲之的“流觞曲水”和宋代哲学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击壤而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志趣相投的情谊。

“清泉榆火催新梦,野服黄冠换旧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自然与闲适气氛。清泉旁点燃的榆木火堆,不仅为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野服黄冠”的装扮,则象征着文人不拘一格、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赖是三春无酒债,寻常行处亦知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知足常乐的心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愉悦场景,以及他们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重视友情、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念。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年郑凫溪招饮次韵(其二)

晓晴载酒游花间,何限风光豁笑颜。

春斝淋漓衫袖湿,野芹参错鬓毛班。

风来紫水千重浪,雨后黄云万叠山。

天道处分还我辈,等閒车马不须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清江浦分司寄寄亭留题

几年湖海慕高名,也上人间寄寄亭。

行与江云共来往,坐教春梦到分明。

晴光恰转花交媚,野色方浓竹送青。

翻忆小龙山下路,一湾蒲月过西屏。

形式: 七言律诗

九月七日驻节苕溪承王方伯载酒召游岘山山有三贤祠奇峦秀峰仙阁禅宫掩映松竹之外凭高引目灏气渺然诚一郡佳胜也因赋短律用识高游

远槛诸山罨画开,晚江晴色映天回。

风经远海孤帆没,日带前林数鸟来。

酒兴不禁还待月,诗狂正发又登台。

棠阴未覆三贤庙,谁著西涯两骑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月东巡山行

驿路淩晨匹马迟,村庄犹自掩柴扉。

金包曜日黄柑熟,霜实落林红柿稀。

试听农谈都了了,偶经湖水便依依。

尘冠未濯沧浪去,羞上严陵旧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