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得蚤

兹日颇所惬,扪虱反得蚤。

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

物败谁可必,钝老而狡夭。

穴蚁不齧人,其命常自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今日我感到非常满足,抓痒反而抓到了跳蚤。
虽然去除坏东西的方法并无太大差别,但内心的愉悦更为重要。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谁能保证永远不变?
即使愚笨的老者也有狡猾的一面,就像蚂蚁不会咬人,它们的生命常常得以保全。

注释

兹日:今日。
颇:非常。
所惬:感到满足。
扪:摸。
虱:跳蚤。
去恶:去除坏东西。
殊:差别。
快意:内心的愉悦。
物败:世间万物变化。
谁可必:谁能保证。
钝老:愚笨的老者。
狡夭:狡猾的一面。
穴蚁:蚂蚁。
齧:咬。
其命:它们的生命。
自保:得以保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扪虱得蚤》,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琐事中意外收获的欣喜之情。"兹日颇所惬"开篇即点出诗人今日心境愉悦,"扪虱反得蚤"则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在寻常动作中发现小虫的惊喜,暗示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带来乐趣。接下来的"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诗人认为去除烦恼虽然与期望不符,但意外的快乐更为珍贵。"物败谁可必,钝老而狡夭"暗含世事无常,唯有保持钝拙和顺应自然,才能保全自身。最后两句"穴蚁不齧人,其命常自保"借穴蚁的生活习性,寓意人应如蚂蚁般低调自保,知足常乐。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展现出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早发

吴鸡鸣隔山,江月半在水。

齧齧出岸潮,霅霅入蒲苇。

解䋏泛明镜,接天知几里。

我家今不遥,正住句溪尾。

形式: 古风

早春书局即事

蔷薇结旧蔓,夭桃种新红。

伤根桃不死,著架蔓依丛。

要以玩芳物,亦宁负春风。

谁念太行下,移谷学愚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

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

新篁未扫箨,缘险已脩脩。

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

春馀众芳歇,子结累蔓抽。

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

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

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

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

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有睹十一月七日

来恨我马迟,去恨我马疾。

马蹄尘作云,已隔粲然质。

时时顾且遥,乱绪如有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