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其二)

庭帏日听乌鹊喜,里社相思鸡凫肥。

独身浪走一万里,忽忽平生心事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每天在庭院中倾听喜鹊的欢叫,乡村里思念之情随着肥美的鸡鸭滋生。
独自漂泊流浪走过万水千山,一生的心愿却总是与现实相违背。

注释

庭帏:庭院。
日:每天。
听:倾听。
乌鹊:喜鹊。
喜:欢喜。
里社:乡村。
相思:思念。
鸡凫:鸡鸭。
肥:肥美。
独身:独自。
浪走:漂泊。
一万里:万水千山。
忽忽:忽然,匆匆忙忙。
平生:一生。
心事:心愿。
违:违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开篇“庭帏日听乌鹊喜”,设定了一个温馨的家园氛围,庭院之中鸟鸣啁啾,传达出一种平和、满足的情感。紧接着“里社相思鸡凫肥”则继续强化了这种生活的美好与和谐,里社(乡间集市)充满了对亲人或故土的思念,而鸡鹜之肥,则映照出丰饶的农耕生活。

然而,从“独身浪走一万里”开始,诗意突然转折,诗人从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变得独立而又孤独地在广阔的世界中漫游。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脱离,更可能是心灵上的漂泊与迷茫。

最后,“忽忽平生心事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和内心所怀抱负的一种无奈与悔恨。这里的“忽忽”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光阴荏苒之感,而“平生心事违”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中未能达成的心愿或是未曾实现的梦想所感到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和

此生只合饮无何,懒读丹经学按摩。

得失塞翁无定在,浊清渔父有遗歌。

蛟龙快意生云雨,鱼鸟全身避网罗。

万事忘言君会否,月明来共舞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同邱直长和欧公三游洞韵

维舟下牢关,散策上西岭。

天风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葱茏间。

珊瑚为门玉为里,石骨千年凝绿髓。

伏龙奇鬼相回环,窗户玲珑五云起。

风马霓旌去不留,棋床丹灶岩之幽。

流水潺潺山寂寂,时有野鹤飞迎客。

提携琴酒聊一欢,呼取渔樵任争席。

日暮欲归归路迷,襟期浩荡谁当知。

好种桃花便终老,更寻何处武陵溪。

形式: 古风

如宁庵

川原相萦纡,林谷递深秀。

步迎流水声,聒聒新雨后。

怆然瞻故丘,乔木百年旧。

精庐跨略彴,苔竹故幽茂。

忆昔戏绿阴,怡悦年方幼。

蹉跎今白发,寒暑厌相寇。

区区济物心,已矣真大谬。

请寻遂初赋,泉石长枕漱。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古诗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

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

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卤。

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

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

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

亲年当喜惧,药裹属覼缕。

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

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

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

子往事佔毕,可但费樽俎。

窗明棐几净,坚坐勿窥户。

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

何妨坐椎钝,未可习媚妩。

万里须坚车,百步要彊弩。

书来说新功,吾其俟飞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