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下山偶成

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

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草堂·下山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草堂下山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

首句“襟裾三日绝尘埃”,以“襟裾”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闭门读书、远离尘嚣的状态,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欲上篮舆首重回”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即将离开草堂、踏入外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宁静生活的留恋,也有对外界探索的好奇与期待。

后两句“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作为儒家学者的身份与责任。他强调自己并非轻易会走出山林,投身世俗事务,而是出于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深思熟虑与责任感。这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解释,也体现了儒家学者对于社会、国家的担当与奉献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变化与思想深度,更蕴含了儒家学者对于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对知识、道德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0)

程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字:伯淳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32-1085

相关古诗词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其一)

中春时节百花明,何必繁弦列管声。

借问近郊行乐地,潢溪山水照人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其二)

心闲不为管弦乐,道胜岂因名利荣。

莫谓冗官难自适,暇时还得肆游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其三)

功名不是关心事,富贵由来自有天。

任是榷酤亏课利,不过抽得俸中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其四)

有生得遇唐虞圣,为政仍逢守令贤。

纵得无能闲主簿,嬉游不负艳阳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