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一)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霜叶飘落,鸟儿啄食篱笆,我勉强登上楼阁。
面对花朵饮酒,还不愿承认自己老去,用脂粉掩饰胡须,自我安慰。
即使无事,我也深知你喜好饮酒,才华出众却担心会被世俗牵累。
平常你举杯畅饮的模样,谁能想到有一天会有人用金槌敲打你的下巴。

注释

霜叶:指秋天的落叶。
投:落下。
雀啅:鸟儿啄食。
篱:篱笆。
筋力:体力。
扶持:支撑。
对花:对着花。
膏面:脂粉。
染须:涂在胡须上。
聊自欺:姑且欺骗自己。
无事:闲暇时。
好饮:喜好饮酒。
多才:才华横溢。
世相縻:被世俗牵累。
平日:平时。
衔杯口:举杯的样子。
金椎:金槌。
控颐:敲打下巴。

鉴赏

这是一首由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饮酒文化的深厚感情。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这里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景象,霜叶纷飞,如同鸟儿在篱笆间穿梭。诗人上楼时,那种需要用力扶持的场景,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季节的转换,也反映出诗人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诗人在花前举杯畅饮,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旧保持着青春的激情和活力。用膏药去除面部的白发,只是为了暂时掩饰时间给予的痕迹,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自我安慰的情怀。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诗人对友人的了解不仅限于其文学才华,更在于对其生活态度的认同。即便是无所事事时,也能感受到朋友对于饮酒的热爱和生活的执着。这也隐含了诗人自己对世俗羁绊的担忧。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这里描写的是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时光,平日里经常举杯畅饮的情景。金椎即是古代用来调酒的工具,诗中提到它,不仅强化了对饮酒文化的描述,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在美好生活中的从容与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友情和生活态度的珍视,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二)

接果移花看补篱,腰镰手斧不妨持。

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酿酒闭门开社瓮,杀牛留客解耕縻。

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鹿鸣宴

连骑匆匆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

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

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坐夜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道二首(其一)

古寺长廊院院行,此轩偏慰旅人情。

楚山西断如迎客,汴水南来故绕城。

路失玉钩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

淡游何以娱庠老,坐听郊原琢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道二首(其二)

竹杖芒鞋取次行,下临官道见人情。

天寒菽粟犹栖亩,日暮牛羊自入城。

沽酒独教陶令醉,题诗谁似皎公清。

更寻陋巷颜夫子,乞取微言继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