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老者在秋天的早晨醒来后的情景。"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表明老人已经年迈,需要依靠拐杖行走,而且步伐也变得缓慢和不稳定。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老年的体态和生活状态。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则是在写景,从室内到室外,云雾缥缈的窗前和清澈明朗的秋日,以及透过树叶映衬出来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大江即将结冰,而山岭间弥漫着薄雾或轻纱。这两句诗通过对季节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远而清冷的情感。
最后,"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则是老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白发已然,无复年轻时的激情和抱负,只能在酒精的作用下沉醉入睡,以逃避现实的寂寞与无聊。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晚期的淡泊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状态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尤其是对于衰老、孤独以及生命消逝的深沉体验。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三杯无奈醉,一褐有馀温。
眼下幸无事,世间何足论。
山僧元饱饭,词客谩招魂。
杖策知何诣,门前老圃村。
寒更催欲尽,曙色转鸡吭。
鸣雁背晓斗,清笳吟宿霜。
空山岁华晚,故园归梦长。
晨起临清镜,悲嗟发已苍。
睡馀闻啄木,忽忆福昌春。
官舍题诗壁,如今经几人。
犹能老耽酒,依旧拙谋身。
尚想兰宫路,东风清洛滨。
从今羞复走功名,卤莽因循已半生。
心遣我愚应有谓,眼看人智亦何成。
梦为蝴蝶因观化,目送飞鸿漫寄情。
堪笑妻儿怀土甚,谪期未满已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