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栗(其二)

不趁游龟叶底莲,覆窠颗颗寄层颠。

剖开如怯初分项,煨熟宜呼小比肩。

那忌鸟窥来上下,祗愁虫蛀隔中边。

长安儿戏乘秋赌,探得双枚亦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鸳鸯栗这一独特果实的形态与特点,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首句“不趁游龟叶底莲”,以“游龟”比喻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暗示了鸳鸯栗生长环境的自然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向往。接着,“覆窠颗颗寄层颠”描绘了鸳鸯栗果实密集地生长在高处的情景,既展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也寓意着收获的丰富。

“剖开如怯初分项,煨熟宜呼小比肩”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鸳鸯栗剖开后的形态和食用时的适宜状态,仿佛在强调其独特的风味和食用价值。这里“怯”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果实的娇嫩,又暗示了其珍贵。而“小比肩”则形象地表达了对鸳鸯栗口感的赞美,将其与小孩子的可爱相提并论,增加了趣味性。

“那忌鸟窥来上下,祗愁虫蛀隔中边”则从保护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鸳鸯栗的爱护之情。鸟儿的窥视和虫子的蛀蚀都是自然界的常态,但诗人却担心这些可能对果实造成损害,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长安儿戏乘秋赌,探得双枚亦偶然”两句,将话题转向了社会生活。长安是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的“儿戏”和“秋赌”代表了世俗生活的轻松与娱乐,而“探得双枚亦偶然”则表达了对意外之喜的期待和满足,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鸳鸯栗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390)

凌义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昼静

耀晷正当天,午馀仍未缓。

避热且闭门,细簟足舒展。

墙头雀未停,户外蝇方满。

小僮倚壁睡,迎凉恣偏袒。

文史任堆前,意慵目力浅。

聊刷面上尘,层层付清盥。

嚣寂竟何常,去市止一版。

偏爱昼能閒,不畏暑方喘。

徘徊几岁时,日影忽西转。

微听飒飒声,槐阴来别馆。

形式: 古风

乙亥春日(其一)

黯黯城隅结午阴,风花过眼弗堪寻。

依方觅睡犹嫌浅,挈伴寻山未觉深。

不少讹言姑妄听,且随浩劫学安心。

诗人握粟诚何意,出处无凭匪自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乙亥春日(其二)

也知理乱数难争,人事乖违私未平。

何地从容承日影,普天毕剥战秋声。

魂依蒲稗沟边骨,泪湿胭脂马上情。

直逼寝园堪恸哭,兵戈无乃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乙亥春日(其三)

垂戒由来叹积薪,徐思致变岂无因。

官须刻急方称健,人到流亡始疾贫。

白屋按戈嗔作语,圜扉入夜冷飞燐。

缓刑薄税寻常药,聚口攒眉容易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