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鞋岭望大海

杖屦千崖表,波涛万顷前。

琼天吹不定,银地湿无边。

一石当流出,孤尖卓笔然。

更将垂老眼,何许看风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杖履踏遍千崖,眼前是万顷波涛。
碧空如琼瑶,风儿吹不散;银色大地,湿润无边。
一块巨石仿佛要破流而出,孤峰直插如笔挺立。
垂暮之年,目光所及,又能欣赏到多少风烟景致。

注释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千崖:无数山崖。
波涛万顷:广阔的水面。
琼天:形容天空清澈如玉。
银地:泛指银色的大地或水面。
一石:一块大石头。
孤尖:孤立的尖峰。
卓笔然:像笔直地立着。
垂老眼:垂暮之年的视力。
何许:何处,哪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远眺的壮观景象。"杖屦千崖表,波涛万顷前"一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层叠如林的山峦和无垠的海洋,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时的心旷神怡之情。"琼天吹不定,银地湿无边"则以精美的意象传达了天空和大地之间的交融与连绵,让人仿佛能听见海风拂过山峦的声音。

"一石当流出,孤尖卓笔然"这两句,通过诗人对独特岩石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像是诗人的灵感泉源,激发着他内心深处的创作热情。

最后,"更将垂老眼,何许看风烟"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和思考,以及对世界变化无常的哲理洞察。这里的“垂老眼”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观望天地的豁然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崇拜与敬畏。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登凤凰台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牛渚蛾眉亭二首(其二)

山拆江通万里流,菱花双照茧眉头。

扫除却月横云样,别有颦风蹙雨愁。

明月入波那可捉,长庚伴月本同游。

君看夜夜青天上,渠与姮家分管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牛渚蛾眉亭二首(其一)

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

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

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苧乌纱江海间。

欲寄双鱼招醉魄,月轮捉了蚤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其二)

公弭江西节,侬横南浦舟。

相逢便金石,一别几春秋。

问讯频黄耳,归休各白头。

丰碑那忍读,未读涕先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