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格。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吴待制即将赴任潭州一职表示赞赏与送别之情。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悯俗诗。”表明苏轼对于朋友在地方上的政绩和文学才华有深刻的了解和认可。这里的“犍为令”指的是地方官吏的职位,而“悯俗诗”则展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这两句赞扬吴待制不仅文采飞扬,而且能够在朝廷中担任监察官职(御史),并且他的忠诚和直言不讳甚至影响到军事决策(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这里作者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新岗位上再创佳绩。
最后两句“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悭来迟。”则是苏轼表达自己对于即将分别的不舍和期待。这里的“船系河堤”描绘了即将启程的场景,而“南公”指的是吴待制,作者担心他可能因为繁忙而耽误了行程。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能力与品质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所表达的情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