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其一)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悯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悭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格。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吴待制即将赴任潭州一职表示赞赏与送别之情。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悯俗诗。”表明苏轼对于朋友在地方上的政绩和文学才华有深刻的了解和认可。这里的“犍为令”指的是地方官吏的职位,而“悯俗诗”则展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这两句赞扬吴待制不仅文采飞扬,而且能够在朝廷中担任监察官职(御史),并且他的忠诚和直言不讳甚至影响到军事决策(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这里作者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新岗位上再创佳绩。

最后两句“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悭来迟。”则是苏轼表达自己对于即将分别的不舍和期待。这里的“船系河堤”描绘了即将启程的场景,而“南公”指的是吴待制,作者担心他可能因为繁忙而耽误了行程。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能力与品质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所表达的情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蜀僧去尘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都门遇何剑吴

五年北客伤时语,一日逢君语更深。

丛菊晚华秋欲尽,九城寒气雨初沉。

可怜赤手拿龙学,只付黄金买醉吟。

莫问归期且言别,依依玄鸟向阳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涵虚阁

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

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

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游嘉州龙岩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