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蔡教谕先生鹤冢卷

琴罢杏坛长自舞,蹁跹何遽永相违。

漫追坡老舟中梦,谁复丁仙海上归。

声断夜窗松月在,迹存春径雨苔微。

空留泮水萧萧冢,落日凄风鸟雀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宁静的画面,通过“题蔡教谕先生鹤冢卷”这一标题,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王绂以细腻的笔触,将鹤冢的景象与历史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悲凉又带有超脱之感的艺术氛围。

首联“琴罢杏坛长自舞,蹁跹何遽永相违”,以“琴罢杏坛”暗指蔡教谕先生的教育生涯已结束,而“长自舞”则暗示其精神不灭,如同鹤一般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表达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赞美。然而,“何遽永相违”一句,又透露出对逝去生命的不舍与遗憾,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颔联“漫追坡老舟中梦,谁复丁仙海上归”,借用了苏轼(坡老)和丁仙(传说中的仙人)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生前梦想与追求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是否能如愿以偿的疑问,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

颈联“声断夜窗松月在,迹存春径雨苔微”,通过“声断”与“迹存”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同时“松月”与“春径雨苔”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自然景象,象征着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旧存在。

尾联“空留泮水萧萧冢,落日凄风鸟雀飞”,以“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与“萧萧冢”(荒凉的墓冢)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凄风冷雨、鸟雀飞翔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终将归于寂静与自然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鹤冢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平、梦想与精神的追忆,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雪洲

半百才过一载馀,鬓须如漆美簪裾。

富将诗礼传先业,老向田园乐隐居。

椿桂阴森环第宅,芝兰萌茁满阶除。

况闻贤母冰霜操,千古名传太史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过赵徵君文鼎隐居

只今谁识旧王孙,高隐澄江郭外村。

宗室世传家谱在,状元坊建鼎魁存。

清秋山色横当槛,静夜潮痕直到门。

拟得初春重相过,索尝新酒荐河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酬华樗林见寄韵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閒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杨昂从戍

溪口停桡别故人,临行不觉泪沾巾。

一身囊橐亲同旅,满眼松楸托近邻。

蛮洞晓云晴复雨,瘴乡冬日暖如春。

于今圣主多恩泽,久屈应知渐可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