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华樗林见寄韵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閒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先生,虽已年迈,却难以摆脱年轻时的习性,对酒和书仍旧情有独钟。他生活简朴而寂寞,但依然在秋夜的寂静中细吟诗句,借着灯影下微薄的酒香,梳理着稀疏的鬓发。诗人表达了想要探访这位隐士的渴望,却又担心自己的出现会打扰到对方的隐居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者的孤独与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尊重。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杨昂从戍

溪口停桡别故人,临行不觉泪沾巾。

一身囊橐亲同旅,满眼松楸托近邻。

蛮洞晓云晴复雨,瘴乡冬日暖如春。

于今圣主多恩泽,久屈应知渐可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留别雪洲东屏

地好况闻名习礼,参差高第映乔柯。

偶来为客住因久,渐喜居人识较多。

春暖壶觞陪燕集,秋清帘幕听弦歌。

无端漫复西游去,主意勤惓奈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夜宿丹阳道中

行李出门才两日,离情无那便思家。

初从异县登平陆,又下轻舟上小车。

客路晚来投旅店,乡音日复近京华。

不眠苦被诗情恼,吟落寒灯一穗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宿天界寺用石庵游惠山诗韵

木落空山古寺秋,寻僧聊遣世间愁。

尘劳似海何时了,踪迹如萍著处浮。

对榻暂同林下宿,煮茶閒引涧边游。

明朝又欲飘然去,一幅轻帆过石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