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山禅寺兰若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暮色中传来寺庙的钟声,林中有一名僧人归返。
他秘密修行,知者稀少,禅心平静如对老虎般自在。
古老的道路上松树挺立,寒冷的山头洒满皎洁月光。
我曾识得窗前那棵桂花树,经历霜雪后更加期待我去攀折。

注释

上方:指高处或上空。
鸣夕磬:傍晚敲响的钟声。
僧还:僧人归来。
密行:秘密修行,不为人知。
传人少:知道他的人不多。
禅心:佛教徒的心境,平静无杂念。
对虎闲:即使面对老虎也能保持宁静。
青松:常绿的松树。
古路:古老的道路。
白月:明亮的月光。
寒山:寒冷的山峦。
旧识:相识已久。
窗前桂:窗前的桂花树。
经霜:经历过霜冻。
攀:攀折,摘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傍晚时分返回禅寺的静谧景象。开篇"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两句,以清脆的磬声和僧人的归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初心的情境。"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则透露出僧人修行之路孤独而又宁静,甚至于与猛兽相处亦显得从容不迫。

中间两句"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通过古老的松树、悠长的古道以及清冷的月光和覆盖山峦的霜雪,渲染出一幅深远而静谧的画面。这里,自然景物与僧人的禅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希望的执着。这里的"桂"不仅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更寓意着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即便是在严寒中,也要紧握不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僧人独特的心灵世界,以及对禅定生活的深刻体悟。同时,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折射出诗人的情感深度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寄万州崔使君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

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

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会稽公徐侍郎

摇落淮南叶,秋风想越吟。

邹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阴。

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

圣朝难税驾,惆怅白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普门上人

白云幽卧处,不向世人传。

闻在千峰里,心知独夜禅。

辛勤羞薄禄,依止爱闲田。

惆怅王孙草,青青又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次苦竹馆却忆干越旧游

匹马风尘色,千峰旦暮时。

遥看落日尽,独向远山迟。

故驿花临道,荒村竹映篱。

谁怜却回首,步步恋南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