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倪敦复(其二)

县令醉时花满睫,县令卧时云满榻。

其时北面竹轩凉,雨声霎罢风飒飒。

美人争唱醒酒歌,湿透红绡声未匝。

玉容沃以沉香水,瑶槃冻屑珠玑杂。

魂梦适从何处来,帐中犹把浮云踏。

自说骑鸾向阆风,到时玉洞诸仙合。

只被桃花迷杀人,行顾瑶关忽双阖。

枕上犹能走笔吟,累累吐出珠千蛤。

压倒唐时白与元,两翁相顾如何答。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官场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县令醉酒、卧榻、竹轩纳凉等场景,以及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县令的形象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县令醉时花满睫”,开篇即以醉酒之态展现县令的放纵与豪情,花满睫则暗示了醉酒后的迷离状态,同时也预示着后续情节的浪漫与幻想色彩。“县令卧时云满榻”,进一步描绘了县令在醉酒后沉睡的情景,云满榻则象征着梦境的广阔与自由,与前句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

“其时北面竹轩凉,雨声霎罢风飒飒”,转而描写县令所处环境的清凉与宁静,北面竹轩不仅提供了避暑的场所,也暗示了县令内心寻求的一份宁静与超脱。雨声的骤停与随后的风声,则为这一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动态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美人争唱醒酒歌,湿透红绡声未匝”,此句描绘了一场由美人演唱的醒酒歌曲,歌声穿透红绡,充满了情感的波动与艺术的魅力。这不仅是对县令醉酒状态的一种反讽,也是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

“玉容沃以沉香水,瑶槃冻屑珠玑杂”,通过描述县令使用珍贵的沉香水沐浴,以及瑶槃中混杂着冰冻的珠玑,进一步强调了奢华与精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暗示了县令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追求。

“魂梦适从何处来,帐中犹把浮云踏”,这一句将县令的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云的轻盈与自由。

“自说骑鸾向阆风,到时玉洞诸仙合”,县令在梦中骑乘鸾鸟,前往阆风仙境,与诸仙相遇,这一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展现了县令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只被桃花迷杀人,行顾瑶关忽双阖”,桃花的美丽与诱惑,使得县令迷失其中,行走在通往仙境的瑶关时,门突然关闭,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追求美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阻碍。

“枕上犹能走笔吟,累累吐出珠千蛤”,即使在梦醒之后,县令仍能在枕上挥洒文思,创作出如同珍珠般璀璨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压倒唐时白与元,两翁相顾如何答”,最后两句将县令与唐代的两位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稹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县令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引人思考,县令面对这样的赞誉,应该如何回应。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县令复杂多变的心理世界,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答范君锡(其一)

醉中吟问风流掾,酒价太高何日贱。

如何使我典衣沽,诗人未有春衫绢。

诗人有酒不须歌,自有春风四面多。

山阳才吏倪大夫,烦君为我特致书。

正月腊寒犹未去,诸君吟坐待围炉。

形式: 古风

答范君锡(其二)

报漫翁,无钱可沽酒。青衫典不得,黄卷卖不售。

借问公田中,秫米种几斗。

休管将来旱与水,莫为妻儿种粳米。

兄来留下二万钱,送与酒家主人未。

不然何计见春风,空将花插白头翁。

簿书营营几时了,何如载酒访扬雄。

形式: 古风

答范君锡(其三)

漫翁俊逸几无偶,安得吟诗类中酒。

却是蓬头枕上吟,不知还有人嗔否。

漫翁春思今如何,但觉新诗老更多。

却应笑我粗豪甚,颇似将军出塞歌。

形式: 古风

呈周裕之

海陵周裕之,又为淮上客。

来寻南郭路,不见张宜伯。

宜伯在京口,不知谁与游。

时时应北望,只可见瓜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