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园梨岭下,归路接天涯。
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
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亲友的关心。"故园梨岭下,归路接天涯"一句,通过设定故乡的具体景物——梨岭,以及归途的辽远,营造了一种既亲切又遥远的情感氛围。
"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眷恋之情,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比边疆的艰苦更加珍贵。这里的“草”和“花”,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寄托。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雁过南天却无法传递消息,只能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来沟通,这种通信方式又慢又不便,增加了思念的渴望。
最后,"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的“神仙客”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人生状态,而“青云早致家”则是这种状态的具体写照,显示出诗人内心对于归属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故园和亲友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旧居梨岭下,风景近炎方。
地暖生春早,家贫觉岁长。
石房云过湿,杉径雨馀香。
日夕竟无事,诗书聊自强。
寄居江岛边,闲咏见秋残。
草白牛羊瘦,风高猿鸟寒。
检方医故疾,挑荠备中餐。
时复停书卷,锄莎种木兰。
去去玉关路,省君曾未行。
塞深多伏寇,时静亦屯兵。
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
闲陪射雕将,应到受降城。
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
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