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智朗禅师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

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

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

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

欲问师何之,忽与我相别。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僧清晰地看见,玉兔潭水深不见底。
他的神色凄凉,自古以来的遗憾在他的脸上刻得更深。
他含泪告别孔子颜回的庙宇,笑着探访静修的禅房。
跟随青山的倒影漫步,坐着学习白塔般的坚韧。
他能理解无声的琴音,对有形的佛像却无需礼拜。
想问老师你要去哪里,却忽然发现他已经与我道别。
我随意写下这首诗赠予远方的你,言语间感到羞愧,因为这并非如孔子所言。

注释

上人:高僧。
玉兔潭:传说中的月宫潭。
光惨貌:神色凄凉。
恨峭发:深深的遗憾。
孔颜庙:孔子和颜回的庙宇。
禅寂室:静修的禅房。
白塔骨:形容坚韧如白塔。
解听无弄琴:能理解无声的琴音。
有身佛:有形的佛像。
相别:道别。
率赋:随意写下。
子曰:孔子的言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名为《赠智朗禅师》。诗中充满了对禅师的崇敬之情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两句,描绘了禅师超凡脱俗的高洁形象,如同月亮清晰可见却又藏于潭底,不为世间所羁绊。

接着,“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景仰和对过去无数修行者的哀叹,他们或许在人间留下了遗憾,但精神世界早已超脱尘世。

“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两句中,“涕辞”指的是儒家学者对经典的研讨,而“笑访”则是诗人轻松地探访禅师安静的禅房。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不同修养方式的尊重和理解。

“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诗人跟随禅师在自然中修行的情景,以及从禅师那里学习到坚韧不拔的精神。

“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理的领悟,即超越形式和仪式,达到心灵上的自由和直接的体认。

最后,“欲问师何之,忽与我相别。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禅师的追问,以及通过赠诗来传递深情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自谦和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修行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向往和对智朗禅师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辩士

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

猛虎恣杀暴,未尝齧妻儿。

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

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

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形式: 古风

莫是上天宫里唱,歌声飘下玉梁尘。

形式: 押[真]韵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

古岸崩将尽,平沙长未休。

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形式:

旅泊江津言怀

征途几迢遰,客子倦西东。

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

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

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

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

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