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溪道中

山束溪流窄径迂,眼前景物入诗无。

田中蝌蚪古文字,柳下舂锄新画图。

巨室储茶供客贩,小旗誇酒诱人沽。

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山势约束了溪流,弯曲的小路蜿蜒前行,眼前的景象仿佛能入诗篇。
田野中的蝌蚪如同古老的象形文字,柳树下的农夫挥动锄头,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大户人家储存茶叶,用来招待过往的客人和贩子,小旗招摇着夸赞美酒,引诱人前来购买。
一路走来,已不知走了多少里,回望林梢,太阳已经偏西,接近傍晚时分。

注释

山束:山势约束。
溪流:溪水。
窄径:狭窄的道路。
迂:蜿蜒。
田中:田野里。
蝌蚪:幼小的青蛙。
古文字:象征古老的文字。
柳下:在柳树下。
舂锄:用锄头舂米。
新画图:新的画面。
巨室:大户人家。
储茶:储存茶叶。
客贩:客人和贩子。
小旗:小旗子。
誇酒:夸赞美酒。
行行:行走。
几多里:走了多远。
林端:林梢。
日又晡:太阳偏西,接近傍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与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日常生活的点滴展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山束溪流窄径迂"一句,设置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溪水在山间蜿蜒曲折,给人一种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感觉。"眼前景物入诗无"则表明诗人对于周遭景色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艺术加工,但这些美好的景象已经融入到诗中,不必多言。

接下来的两句"田中蝌蚪古文字,柳下舂锄新画图",分别描绘了田野里的农耕生活和河边的休闲情趣。"田中蝌蚪"表现了农作物生长的繁盛景象,而"古文字"则可能指代农事活动中的传统知识或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柳下舂锄新画图"则描绘了一种闲适情境,人们在柳树下享受着劳作后的轻松时光,同时也许有人正在记录这份美好。

"巨室储茶供客贩,小旗誇酒诱人沽"两句,则转向了对商贸活动的描绘。"巨室储茶"可能是指一种规模较大的茶叶仓库,而"供客贩"则暗示着这里是一个集散地,人们可以购买到优质的茶叶;"小旗誇酒诱人沽"则形象地展现了招徕顾客的小摊贩卖情景,通过鲜明的小旗和热情的叫卖声来吸引过路的人们。

最后两句"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无限留恋。尽管行走的距离已经无法计数,但当他回望身后那被夕阳照耀着的林木边缘时,时间仿佛凝固,只剩下日光的温暖和景物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比,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生活状态。诗人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却让读者在这平凡而又亲切的画面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喜悦。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行

黄粱已熟梦初醒,束担匆匆促去程。

手挈杖端和袖裹,气呵髭上觉冰生。

山衔斗柄两三点,犬吠篱根四五声。

何处梅花开较早,清香暗度动诗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有感

勘破浮生且任真,底须苦苦役精神。

静观历代千张纸,细数英才几掬尘。

朝市只尊黄阁贵,山林谁念素衣贫。

何如领取閒风月,赢得襟怀日日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友梅编校独卧床

梅花纸帐伴书窗,毡褥平铺小小床。

趺膝横琴情自适,曲肱当枕乐偏长。

诗魂直透冰霜国,衾锦那沾粉腻香。

丈五日高眠正熟,不知前古又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文长老

久向人间脱俗缘,了无挂碍度年年。

一尘不惹菩提树,四大俱空兜率天。

閒爇篆香供鼻观,静翻贝叶养心田。

推敲对景清吟处,应是浑无蔬笋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