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时敏作寄茶诗允迪赵承之争论锋起有以诗棋取决之意二者仆皆不能姑次韵

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

不知维摩诘,众论付括囊。

君家富月团,入眼惊未尝。

劝君勿浪出,中有双龙藏。

一朝不自秘,词锋起堂皇。

诗棋竞攻取,信美非吾乡。

吾乡亦何有,黍麦纷低昂。

作诗天所戒,但欲身稍昌。

奕棋正如诗,坐看星垂芒。

怪君真不廉,顾我俱无长。

天寒袖手垂,未厌舌本强。

悬知决战时,两阵争堂堂。

诗坛与棋兵,伤杀亦大当。

归去竟何得,惊雷转空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在丛林中的话语转变,引发各方冲突。
不解维摩诘的智慧,他将众人的争论收入囊中。
你家中满是圆月般的财富,每次看到都令人惊叹。
劝你不要轻易出门,那里隐藏着两条龙。
一旦不再隐藏,你的言辞锋芒毕露。
诗歌和棋局的竞争,虽美却非我所愿的故乡。
我的故乡只有黄米和小麦起伏摇曳。
创作诗歌是天意所忌,只求自身稍微昌盛。
下棋就像作诗,静观星辰闪烁。
责怪你不廉洁,其实我们都没有长处。
天气寒冷,你袖手旁观,舌头却依然犀利。
预知决战时刻,双方阵势宏大。
诗坛与棋局,争斗激烈无比。
回去后又能如何,只剩惊雷在心中回荡。

注释

丛林:比喻复杂的社会环境。
维摩诘:佛教人物,象征智慧。
众论:众人的观点或争论。
月团:形容财富如满月般丰富。
双龙:可能象征权力或秘密。
词锋:言辞犀利。
信美:确实美好。
吾乡:诗人的心灵故乡。
天寒:寒冷的天气。
舌本:舌头,这里指语言表达。
两阵:比喻双方对立的阵营。
伤杀:比喻竞争中的胜负。
惊雷:内心强烈的震撼。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曾几的作品,他以方时敏寄茶诗引发的争论为背景,通过比喻和劝诫,展现了诗人对诗歌与棋艺的独特见解。首句“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形象地描绘了争论的源头,暗示了诗中的辩论气氛。接着,诗人提到维摩诘和众论,暗示智慧的较量如同佛教中的辩论,而“君家富月团,入眼惊未尝”则赞美对方诗才出众,犹如满月般明亮。

诗人劝告友人“勿浪出”,因为诗中隐藏着深意,如双龙潜藏,一旦揭示,将展现其雄辩的力量。“一朝不自秘,词锋起堂皇”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然而,诗人认为过分追求诗棋之美,远离了生活的本质,故乡的朴素生活才是真正的归宿,“吾乡亦何有,黍麦纷低昂”。

诗人以作诗和弈棋来比喻人生,认为创作和竞争应适度,不可过度沉迷。他对友人的批评既带有玩笑,也包含着对平衡的追求。最后,诗人感叹自己与友人都无法在诗与棋的争斗中长久保持优势,回归平淡生活才是最终的归宿,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诗论诗,寓言深刻,体现了曾几对于诗歌艺术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水仙花

坐令簪一枝,蛾眉淡初扫。

笑弄黄金杯,连台盘拗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王元渤自湖楚归赠之

南池荷叶叠青钱,玉山门外君著鞭。

南池荷叶成青伞,问君东游何当返。

闻道湖州又楚州,旧隐故乡宜款款。

清晨剥啄叩我门,我不出门非是懒。

不知何物苦相干,能令人热令人寒。

偶然脱命冰炭里,至今体不胜衣冠。

溪流落尽才如带,想见南池空聚块。

更无小鸭睡枯荷,况有红妆依翠盖。

眼看物变惜年光,明月黄花盍举觞。

知有中秋恐无分,须君满意作重阳。

形式: 古风

王岩起乐斋

欢悰挽不来,愁思推不去。

达人方寸地,固自有乐处。

得非山林欤,或用诗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觉少佳趣。

人言颜子乐,瓢饮映蔬茹。

何曾梦见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与天游,于物初不寓。

携持小斋名,扁榜随所住。

要知真乐事,未省离跬步。

我亦欲睎颜,从君尚能屡。

形式: 古风

丛桂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