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张绪。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寞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表达了诗人对遥远地方亲人思念之情。"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则透露出诗人在寂寞的夜晚,通过梦境来回忆过去走过的道路,这些都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接下来的"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中,"连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理想状态,而"约略无多柳"则表现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第一是、难听夜雨"则是在说,在这样寂寞的环境中,最难以忍受的便是夜晚的细雨声,它让人的心灵变得更加脆弱和感伤。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这几句诗,则描绘了两个相依的人在夜晚的对视,他们之间的话语变得珍贵而稀少,烛光下的影子似乎也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这里的"张绪"可能是诗人自称,或是一个人物的名字。"归何暮"则表达了对归家的急切之情,而"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中的景象,则是一种破碎不全和孤独无伴的感觉。"天涯倦旅"则形容诗人在长久的旅途中所感受到的疲惫和孤独。而"此时心事良苦",则是对以上情感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痛苦。

最后的"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担心亲人是否安全,同时也害怕夜晚的冷清和孤独,让他更加依恋那些能给予温暖和安慰的事物,比如梅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寂寞夜晚中所感受到的心灵苦楚。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月下笛.寄仇山村溧阳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

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几番携手。别后都依旧。

但靖节门前,近来无柳。盟鸥尚有。可怜西塞渔叟。

断肠不恨江南老,恨落叶、飘零最久。

倦游处,减羁愁,犹未消磨是酒。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木兰花慢

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欲婆娑。

甚书剑飘零,身犹是客,岁月频过。

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

抱瑟空行古道,盟鸥顿冷清波。知么。老子狂歌。

心未歇,鬓先皤。叹敝却貂裘,驱车万里,风雪关河。

灯前恍疑梦醒,好依然、只著旧渔蓑。

流水桃花渐暖,酒船不去如何。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归隐湖山,书寄陆处梅

二分春是雨,采香径、绿阴铺。

正私语晴蛙,于飞晚燕,闲掩纹疏。

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无。

啼鴂初闻院宇,钓船犹系菰蒲。林逋。树老山孤。

浑忘却、隐西湖。叹扇底歌残,蕉间梦醒,难寄中吴。

秋痕尚悬鬓影,见莼丝、依旧也思鲈。

黏壁蜗涎几许,清风只在樵渔。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游天师张公洞

风雷开万象,散天影、入虚坛。

看峭壁重云,奇峰献玉,光洗琅玕。

青苔古痕暗裂,映参差、石乳倒悬山。

那得虚无幻境,元来透澈玄关。跻攀。竟日忘还。

空翠滴、逼衣寒。想邃宇阴阴,炉存太乙,难觅飞丹。

泠然洞灵去远,甚千年、都不到人间。

见说寻真有路,也须容我清闲。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