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夜思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清澈的琴声在漫长的夜晚中充满了哀怨,弦音仿佛被风和雨所环绕,显得格外凄凉。
独自一人在灯火下听见楚地的号角声,残月渐渐落下,照在章台之上,更添寂寞。
美好的时光已经远去,而期待的朋友却还未到来,芳草已近枯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家书无法寄出,因为秋天的大雁又向南方飞回,意味着归期无望。

注释

清瑟:声音清越的古筝。
遥夜:漫长的夜晚。
孤灯:孤独的灯火。
楚角:古代楚国的号角,此处代指战争或边塞的声音。
章台:古代楚国的宫殿,这里借指繁华之地。
芳草:茂盛的青草,常用来象征青春或美好的时光。
已云暮:已经到了黄昏或晚境。
殊未:还未。
乡书:家书,写给家乡亲人的信。
秋雁:秋天的大雁,常用来象征归期或思乡之情。
南回:向南方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冷的夜晚对远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开篇"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设定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瑟瑟的琴声与夜空中飘来的风雨交织出一种哀伤的情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诗人独处一室,只有微弱的灯光陪伴,他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楚国笛子之声,这声音穿越了时空,让他感到无比的孤寂。残月挂在章台上,更增添了一份凄美。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芳草被晚霞所覆盖,显得有些朦胧,而那些往日的亲朋好友却再也无法回到眼前,这种对过去美好的留恋和无奈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诗人想要通过信件传达自己的思念,但那书信似乎已经无从寄出。秋天的野鸭又开始向南飞翔,这不仅是季节更迭的一种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渴望返乡却不得以的情感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韦庄在这里展现了一种柔美而又不失沉郁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合,使得这份乡愁变得更加深刻而持久。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章江作

杜陵归客正裴回,玉笛谁家叫落梅。

之子棹从天外去,故人书自日边来。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欲问维扬旧风月,一江红树乱猿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虚席

一闭香闺后,罗衣尽施僧。

鼠偷筵上果,蛾扑帐前灯。

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

有时还影响,花叶曳香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谒蒋帝庙

建业城边蒋帝祠,素髯清骨旧风姿。

江声似激秦军破,山势如匡晋祚危。

残雪岭头明组练,晚霞檐外簇旌旗。

金陵客路方流落,空祝回銮奠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