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雀二首(其二)

昏目还应虑夕晖,春暄且趁短垣飞。

无端一阵催花雨,湿透嘉宾褐色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傍晚时分视线模糊,还需考虑夕阳余晖
趁着春天的温暖,欣赏短暂的墙头春花

注释

昏目:视线模糊。
夕晖:夕阳余晖。
春暄:春天的温暖。
短垣:矮墙,此处指墙头。
无端:无缘无故。
催花雨:突然而来的春雨。
嘉宾:尊贵的客人。
褐色衣:穿着褐色衣服的人。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情景的留恋之情。

"昏目还应虑夕晖"一句,通过“昏目”二字传达出暮色渐浓、光线逐渐减弱的情境,表现诗人对于日落时分那短暂而宝贵光阴的珍惜。这里,“昏目”既指视力模糊,也寓意时间的流逝和光影的变迁。

"春暄且趁短垣飞"则描绘出诗人在温暖的春日里,想要尽情享受这份春意,哪怕是站在矮墙边(短垣)上也要尽可能地把握和欣赏这份美好。

"无端一阵催花雨,湿透嘉宾褐色衣"两句,首先“无端”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发生,接下来的是“一阵催花雨”,这里的“催花雨”是指春天那种促进植物生长、使花朵绽放的细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更传递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气息。而“湿透嘉宾褐色衣”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既形象地表达了春雨的细腻和湿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衣服被打湿,却依然享受着这份美好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与留恋,以及他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酬李蘧门

子性极和缓,余怀多壮惫。

相约同远行,十日九睚眦。

吴舟六幅帆,其中小于芥。

瑟缩同眠食,讵敢共哕噫。

回望秣陵城,小李将军画。

因之诗思动,伸纸书倒薤。

竟忘局促苦,连宵意不败。

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愿得常携手,互作韦弦佩。

形式: 古风

秣陵关

箯舆芳径草痕斑,明庶风来渗客颜。

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赠黄崙发二十韵

叔度不相见,因之鄙吝生。

春花香水榭,暮雨暗江城。

游屐五年共,行觞一座倾。

掀髯唯笑傲,捧腹更从衡。

渴骥临摹妙,捕蛇诗句清。

解衣看盘礴,信手即经营。

吹影空斋话,游丝小院晴。

郤超真好客,许武果成名。

忆昔方年壮,翱翔上帝京。

每观三耦射,尝餍五侯鲭。

瘦马投山店,扁舟问水程。

燕吴悲异路,楚越又宵征。

老忆家千里,愁形发数茎。

言归呼酒伴,良友订诗盟。

满贮红粱酝,新烹玉糁羹。

虚堂宜说剑,曲室且鸣筝。

炉几多萧散,门庭少送迎。

悬弧当胜日,折简召耆英。

座有金光草,人疑木帝精。

狂夫来索醉,洗盏祝长庚。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病中忆儿烺

自汝辞余去,身违心不违。

有如别良友,独念少寒衣。

病榻茶烟细,春宵花气微。

邮亭宿何处,梦也到庭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