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庵先师赞

行脚祇参松源,早是信卜卖屋。

更说东山正传,大似老马嚼粟。

近人情,无面目,引得儿孙阿辘辘。

报恩尽力赞扬,也是鹭股割肉。

形式:

翻译

行走只为了参拜松源,早已决定依靠占卜出售房屋。
还提东山正统传承,就像老马咀嚼谷物。
面对亲人,羞愧难当,连累了子孙们唉声叹气。
我竭尽全力报答恩情,就如同白鹭为感恩而割舍自己的肉。

注释

祇参:专程参拜。
信卜:占卜。
卖屋:出售房屋。
东山正传:东山的正统传承。
老马嚼粟:老马吃谷物。
近人情:面对亲人。
无面目:羞愧难当。
阿辘辘:唉声叹气。
报恩:报答恩情。
鹭股割肉:白鹭为感恩而割舍自己的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对中国古代隐逸生活和修行者精神风貌的颂扬之作。"行脚祇参松源"描绘了僧人四处游历,专程去拜访松源(可能指松林中的高人或圣地)的情景,体现了对佛法和智慧的追求。"早是信卜卖屋"暗含放弃世俗生活,以信仰为重的决心,通过卖屋来支持自己的修行。

"更说东山正传"引用东晋名士谢安的故事,暗示先师像谢安那样淡泊名利,坚守道义。"大似老马嚼粟"则以老马比喻先师虽年事已高,但仍然坚韧不拔,执着于修行。

"近人情,无面目"表达了对先师深沉内敛性格的赞赏,他不张扬,不轻易表露情感,让人难以亲近却又敬仰。"引得儿孙阿辘辘"形容儿孙们因先师的高尚品行而深感敬佩,跟随其身后,如同车轮滚动般有序。

最后两句"报恩尽力赞扬,也是鹭股割肉",以鹭鸶为了报答恩情,即使割肉也在所不惜来比喻先师的无私奉献和对教诲的执着,表达了诗人对运庵先师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先师的高尚品质和修行者的坚韧精神,充满了对传统文化中隐逸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宝严崇辩讷法师画像赞

身槁如柴,眼明如电。衡鉴台岭,品藻山外之宗。

挥呵悟门,不堕文字之相。以讷为辩,以戒为碍。

横拈麈尾雨花倾,万象森罗俱鼎沸。

形式:

宝林远和尚游山像师孙侍行赞

德腊俱高,孙枝益茂。

以勤俭苦节中兴隶业,以老气馀韵平视诸方。

眉棱垂雪,杖竹凝霜。

步趋有人兮清风可继,澹常古道兮劫外徜徉。

形式: 古风

法云首座请赞

咿呜咿,那得知。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东换西。

拱良工手,破衲僧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形式:

虎丘隆和尚赞

柔弱丰神,骨器刚大。小喜多嗔,贵买贱卖。

形影师资二十年,所以圆悟目之为睡虎者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