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庙下作

鸡鸣山侧英雄坊,朱门半掩青松长。

功臣庙食自洪武,下车进谒开中堂。

元勋佐命推六王,俨然并坐徐与常。

左李右邓沐最少,霜髯独见东瓯汤。

秉圭服冕垂衣裳,异姓联翩如雁行。

公侯十六分两傍,金貂玉带相辉光。

瓣香一炷三叹息,却走苔阶观画廊。

朅从真主兴濠梁,材杰奋起骖龙翔。

长江飞渡入建康,血战往往皆鹰扬。

当时陈虏号最强,屡仗左纛乘飞艎。

诸军一衄番水阳,不日降旗来武昌。

神威自此若破竹,僣窃次第归天亡。

按图未取东海方,下令先缚盐城张。

远清闽广服蛮徼,继下滇蜀连氐羌。

东南略遣疮痏息,健儿不敢窥牧场。

临江发兵二十万,如以虓虎驱群羊。

沛然时雨仰星旅,抚绥六幕宁八荒。

乾坤一统成帝乡,九州入贡纷梯航。

文孙继承万亿载,诸将之功何可忘。

礼官四时奉蒸尝,令典与国同无疆。

锡封赐履遥相望,山河带砺分天章。

至今一二传世芳,馀者中微殊可伤。

安得司勋彻圣听,两汉故实芸编香。

摩挲丹青落日黄,一时际遇思明良。

陆机有颂愧莫续,风云飒爽天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功臣庙的庄严肃穆景象,以及对功臣们的崇敬和怀念。首句“鸡鸣山侧英雄坊”点出庙址所在,接着“朱门半掩青松长”渲染了庙宇的静谧与岁月的痕迹。诗人提到功臣们自洪武年间开始受到尊崇,如徐与常、李、邓沐等人,他们并坐庙中,显赫无比。

诗人特别赞扬了左李右邓中的邓沐,以其年少而功高,如同东瓯的汤沐之恩。庙内公侯众多,服饰华贵,象征着他们的赫赫战功。诗人感叹之余,又参观了庙内的画廊,追忆昔日功臣们在濠梁起义、平定陈虏、收复失地的英勇事迹。

程敏政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明朝开国功臣的敬仰,同时也感慨于那些未能流传后世的功臣,希望能有公正的评价和铭记。最后,他以陆机的颂歌为引,感叹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明君贤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发昌平

出郭先登乱石冈,冻云垂野日苍凉。

田麰冬尽犹悭雪,陵树年深总奈霜。

寝殿四围山色近,御桥横截涧声长。

斋居依旧西风下,鹓鹭相联第几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钱舜举清晖堂所写戏婴图为临淮顾谦赋

海榴花开白日长,绣屏十二云锦张。

沉沉午漏下初刻,搔头不整慵来妆。

一姬南面金缕裳,两姬夹侍相颉颃。

颀然围坐看儿戏,斑管雕弧堆象床。

三姬鼎足如雁行,玉阶随步鸣双珰。

以口抚婴爱入骨,笑语彷佛闻昭阳。

一姬下坐收锦裆,洗儿自与浇兰汤。

娟娟秀若化生子,银盆水煖芙蓉香。

一姬转盻殊未央,拭巾在手明吴霜。

小鬟两两意閒适,纨扇不动薰风凉。

苕溪画史推钱郎,柔思独步丹青场。

摩挲旧本岂易得,流传远自清晖堂。

才人不说顾长康,鉴赏欲博千金强。

《螽斯》、《麟趾》尚可作,为君击节歌周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四月二十八日起屡赐鲜笋青梅鲥鱼枇杷杨梅雪梨鲜藕

都城三伏暑方炎,天上分鲜我亦沾。

缄发紫泥留榼筥,香生青箬带冰盐。

南舟远贡来何数,北客初尝味更添。

为感岁时翻赐帖,不知残日下疏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题陆廉伯庶子所藏墨梅

宋人写梅工染地,染出疏花得花意。

寒枝点缀纵复横,宛在江村立烟际。

元人写梅铁作圜,千玉万玉相联拳。

天机浅深各有态,三昧定属何人传。

忽拭此图真宋手,入眼丹青未能有。

凉风未觉生衣襟,古月犹疑照窗牖。

断缣残墨惊海棠,当时价抵千金强。

几人豪夺几悬购,完璧乃归君子堂。

多君家在毗陵住,高洁平生似梅树。

秀餐亭上岁寒盟,时约花神共来去。

我今归卧新安山,暗香正绕清溪湾。

北河冰坚未成往,春梦夜落松筠间。

补之不作林逋老,红绿纷纷竞妍好。

愧无佳句慰幽芳,三复莓苔被花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