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部中作

白发来游宦,山公不我闻。

邪犹在中等,政不占微分。

孤泪沧溟感,微言上帝勋。

何妨贫且贱,嵩岭有高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满头白发的我出来做官,像山公那样的人不会知道我的事迹。
邪恶仍然存在于社会中层,政治制度并未公正对待微小的个体。
面对广阔的大海,我独自落泪,感叹上天的微妙旨意和功绩。
即使贫穷卑微又何妨,嵩山之巅仍有高洁的云彩陪伴。

注释

白发:形容年老。
游宦:外出做官。
山公:指山涛,西晋名士,以放达著称。
闻:知晓。
邪犹在:邪恶仍然存在。
中等:社会中层。
政:政治。
微分:微小的个体。
孤泪:孤独的眼泪。
沧溟:大海。
微言:微妙的旨意。
上帝:这里可能指上天或命运。
贫且贱:贫穷卑微。
嵩岭:指嵩山。
高云:象征高尚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选部中作》。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仕途经历,感叹自己白发已生却仍在为官,暗示了仕途的艰辛和不被重用的境况。"山公不我闻"暗指自己不受权贵赏识,"邪犹在中等,政不占微分"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地位低微、影响力微弱的无奈。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从孤独的眼泪中感受到大海般的深沉感慨,对上天的微妙旨意有所领悟。他以"何妨贫且贱,嵩岭有高云"结尾,表达出即使身处困境,仍能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如嵩山之巅的高洁云彩,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个人经历之中,体现了宋代理性精神的风貌。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重蒙三十六丈大夫德充中大赋九日诗期字韵诗辄复以致谢遂及阁笔之域

平阳楼上重阳日,周览悲欢孰与期。

盛德不应无隐者,大豪宁复有屠儿。

未舒鸑鷟青天翼,难识珊瑚碧海枝。

莫拟吹花多继笔,羸兵易衄橐仍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拜北京留台

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喝马恻然感叹且恨其辞鄙恶特甚作此诗从贺方回求数解

一世危肠赋悯征,江城梦断到边城。

晚风不送采莲曲,落日唯闻喝马声。

长似竹枝愁远客,重于陇水恼无情。

爰求乐录十三解,贺老当今最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富季申迁校书郎

小富秋来慰所望,青衫叙进校书郎。

相公勋业久弥著,孙子门阑渐有光。

莫话诗过已埋没,且非碗脱得分张。

白莲逋客独惆怅,泪尽西风归政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