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回戈军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

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大将军又要撤兵回转,天子出巡已经三年。
军营里不必再种杨柳,希望戴上儒冠去担任射手。

注释

上将:指大将军,古代高级将领的称呼。
鏖兵:激战,奋力作战。
翠华:天子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代指皇帝。
巡幸:古代指天子出行到各地。
营中:军营之中。
杨柳:这里借指军中的戍边生活。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象征文人学士。
控弦:拉弓射箭,这里指担任射手或从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边疆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表明将军带着铠甲的士兵即将返回,而皇帝的巡视活动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这里的“翠华”指代皇帝,常用来形容其尊贵。"营中不用栽杨柳"则表现出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对自然美景的无缘,这里杨柳象征着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在这里显得格外珍贵。

而最后一句“愿戴儒冠为控弦”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儒冠代表的是文人的身份,而“控弦”则是军事生活中的一个动作,这里显示了诗人对于书卷和文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军旅生涯的不满和矛盾。整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边塞将士们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闻春鸟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倚柴关

杖策无言独倚关,如痴如醉又如闲。

孤吟尽日何人会,依约前山似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壶关道中作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

黄昏欲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姬人养蚕

昔年爱笑蚕家妇,今日辛勤自养蚕。

仍道不愁罗与绮,女郎初解织桑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