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一)

壁带悬素琴,冲牙起瑶林。

月寒文甃百虫语,帘外桂花香雪深。

绣茵暗辍双龙枕,纹笥密收团凤锦。

西邻少妇少齐眉,宝帐芙蓉携醉归。

独自佳期长是误,璿霜欲下雁惊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首句“壁带悬素琴”,以“素琴”象征着高洁与清雅,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高远。接下来,“冲牙起瑶林”,通过“瑶林”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般的寂静所覆盖。

“月寒文甃百虫语,帘外桂花香雪深。”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月光的寒冷与百虫的低语形成鲜明对比,而桂花的香气则在深雪中弥漫,营造出一种既冷寂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绣茵暗辍双龙枕,纹笥密收团凤锦。”这两句继续深化了画面的细节,绣花的垫子上似乎有双龙在悄悄休息,而精致的竹箱里则收藏着团凤图案的锦缎。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暗示了主人身份的尊贵与生活的情趣。

“西邻少妇少齐眉,宝帐芙蓉携醉归。”这一句将视角转向了邻家的少妇,她带着微醺的醉意,从装饰着宝帐和芙蓉的家中归来。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爱情与夜晚的故事。

最后,“独自佳期长是误,璿霜欲下雁惊飞。”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错过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璿霜预示着寒冷的到来,大雁的惊飞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在描绘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秋夜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逝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二)

雪浪流碧虚,雨花散前除。

西风红叶石栏曲,尽并寒声归绮疏。

回文读罢双蛾敛,城上啼乌稀漏点。

东家娇小乍迎郎,沈水银篝残晚妆。

灯里镜台閒自照,红颜相似夜偏长。

形式: 古风

题卢鸿十志图

厓欲脱,峰欲飞。水洒洒,烟熹熹。

石间老树不老色,翳萝悬阴石入黑。

调琴未了趣观泉,十处奇踪日相迫。

紫虚万里丹霞开,直上倒景之高台。

佳云好花满嵩少,仙友为我今归来。

莫嫌登山脚,曾踏东都路。

姚崇宋璟可人故,不然岂肯容易出山去。

形式: 古风

拟岘台

拟岘台,山如杯,树如苔。

台前东风花乱开,流云藏雨花间来。

花根得雨新绿催,花枝随雨成香泥。

神工鞭策不停手,七尺容形争好丑。

桐林领头木香酒,百钱一盏当酤否?

形式: 古风

雪中度崇仁望仙峰

游乐之溪清可沿,天风剡剡山盘盘。

愈行愈深愈幽邃,疑有仙者栖神丹。

樛木怪藤鸟鸣答,绿潭青壁龙嬉蟠。

徘徊赏爱不能已,步步驻目摇荒寒。

寒云平凝帟帷妥,急霰乱下珠玑完。

忽而两厓苍苍散花雪,板桥石路浮霎乾。

交迎密扑迷欲眩,怯下疑高行自难。

凭涧茅房所居雅,叩门烟火相依安。

澄渟夜气造宁极,婴冒晓冻追殊观。

忍触珑璁纵健踏,喜聆环朗藏鸣湍。

垂蕤不动偃杉竹,悬柱偶脱争岩峦。

前源未穷取危磴,直上百折陵巑岏。

新爪痕痕过饥虎,高翰叶叶游飞鸾。

□然独立倚霄汉,波涛翻海镕银宽。

双瞳四彻洞万境,肯与尘界循忧端。

蹇余看雪知几处?何如此时望仙峰上看。

仙之人兮来不来,浩浩元气与我同朝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