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汤定之依贞悯手书小诗十二绝装卷乞题。就琴隐轶事杂成小词

旧隐寻狮窟,新娇聚凤窠。梯仙家乐雪儿歌。

留得诗中画本美人多。脂墨风流尽,沧桑血泪过。

壶山琴话渺烟萝。问讯江南梅雪近如何。

形式:

鉴赏

这首《南歌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吴昌绶所作,借以表达对友人汤定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琴隐轶事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艺术风格。

“旧隐寻狮窟,新娇聚凤窠。”开篇即以“狮窟”与“凤窠”为喻,生动描绘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如同猛兽与凤凰的和谐共处,既古老又新奇,既有力量又充满生机。

“梯仙家乐雪儿歌。”这里巧妙地将“梯仙”与“雪儿”结合,通过“乐雪儿歌”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飘逸洒脱的氛围,仿佛在仙境中听仙乐,充满了梦幻色彩。

“留得诗中画本美人多。”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歌比作画本,美人则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艺术。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艺术与美的追求。

“脂墨风流尽,沧桑血泪过。”这两句转折,从之前的美好景象转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脂墨代表了艺术创作的痕迹,风流则指代了曾经的美好时光;而“沧桑血泪过”则揭示了岁月无情,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磨难,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

“壶山琴话渺烟萝。”“壶山”与“烟萝”在这里构成了一个静谧而遥远的背景,仿佛是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诗人通过“壶山琴话”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琴艺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问讯江南梅雪近如何。”最后,诗人以一句问话收尾,将思绪拉回现实,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江南的梅雪季节即将来临,诗人借此询问,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友情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南歌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词人对友情、艺术、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题缪筱珊垂虹感旧图,盖为蒋鹿潭作也

一曲垂虹,顿成千古伤心地。灵均怨思。

祗托微波寄。旧梦松陵,曾共双桡舣。回望里。

水云无际。枉费词人泪。

形式:

水调歌头.送伯厄之任滨江,拟南宋士夫体赠别

新为东道尹,重作北庭游。

征槎忆昔遥送,直到海西头。

还记旧闻炎徼,又话风尘京洛,行役未遑休。

执手慰劳苦,尊酒此相酬。寸心知,平生事,鬓毛羞。

兵氛大地抢攘,万古伴牢愁。

老我琼阴故侣,剩与邻松高卧,孤梦傲沧洲。

揽辔且踯躅,来对一篱秋。

形式: 押[尤]韵

西河.丙申二月叔峤髯翁招游钓鱼台。台在西便门外西北十里许,裕陵避暑行宫在焉。土人名望湖楼,山色湖光,大似江乡风景,入夏尤清美,和清真韵

清宴地。宸游日下曾记。

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古亭槛,今半倚。

御题禁扁犹系。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

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

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

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

閒听渔歌,烟波里。

形式:

玉楼春

莺边细雨流光湿。燕外晴丝烟缕碧。

单衣乍御更添绵,天气阴晴浑不测。

残红冉冉东西陌。万绿濛濛芳事歇。

因循误了赏花时,三月正当三十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