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话别

一雨桐江滑,佳哉月一篷。

归犹惭怨鹤,悔不蚤冥鸿。

涉世书无用,寻山酒有功。

诸人如见问,贫耳却非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场雨后,桐江水面如镜般光滑,月光映照在一叶小舟上,真是美极了。
回家时我内心仍感到愧疚,如同责怪自己没有早点像孤鹤或隐居的鸿雁一样远离尘世。
在世间漂泊,读书并无太大用处,倒是游历山水、畅饮美酒让我有所收获。
如果有人问我近况,尽管我贫穷,但并非困苦不堪。

注释

桐江:地名,指浙江桐庐江,这里形容江面因雨而光滑。
月一篷:月光照在一叶小舟上,形象描绘夜晚的景色。
怨鹤:比喻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自责。
蚤冥鸿:早年的隐居生活,比喻早该远离尘世。
涉世:经历世事,指在社会中生活。
书无用:读书对改变现状帮助不大。
寻山酒有功:游山玩水,饮酒作乐,被认为是有益的生活方式。
贫耳: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虽然贫穷。
非穷:并非真正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超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意境。开篇“一雨桐江滑,佳哉月一篷”写景,通过细雨和明月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归犹惭怨鹤,悔不蚤冥鸿”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未能及时追随隐逸生活而感到懊恼。接下来的“涉世书无用,寻山酒有功”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漠和对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

最后,“诸人如见问,贫耳却非穷”显示了诗人对于外界的看法,他虽然被视为贫困,但内心却并不感到贫穷。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表明了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郑司理时以掌故赘梱幕归未能也

二月江南柳正花,扶携贫病又天涯。

愁予夜雨莼鲈梦,老却春山笋蕨芽。

太白有芒兵未歇,杀青无补事堪嗟。

书生迂阔多如此,不为吟诗两鬓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郑佥判(其一)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

有诗倚竹猿猱径,无梦排云虎豹关。

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

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郑佥判(其六)

白菰紫芰更红蕖,不枉平生水竹居。

醉眼岂知吾是我,机心亦笑子非鱼。

无能涉世何妨睡,有道登山只是徐。

六月好风清樾底,付渠天地一蘧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郑佥判(其八)

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种秫便当终老去,爱花能有几人来。

生前尽足竹三径,身外无穷水一杯。

未必诸贤知此意,柴门虽设不曾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