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雨桐江滑,佳哉月一篷。
归犹惭怨鹤,悔不蚤冥鸿。
涉世书无用,寻山酒有功。
诸人如见问,贫耳却非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意境。开篇“一雨桐江滑,佳哉月一篷”写景,通过细雨和明月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归犹惭怨鹤,悔不蚤冥鸿”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未能及时追随隐逸生活而感到懊恼。接下来的“涉世书无用,寻山酒有功”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漠和对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
最后,“诸人如见问,贫耳却非穷”显示了诗人对于外界的看法,他虽然被视为贫困,但内心却并不感到贫穷。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表明了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二月江南柳正花,扶携贫病又天涯。
愁予夜雨莼鲈梦,老却春山笋蕨芽。
太白有芒兵未歇,杀青无补事堪嗟。
书生迂阔多如此,不为吟诗两鬓华。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
有诗倚竹猿猱径,无梦排云虎豹关。
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
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白菰紫芰更红蕖,不枉平生水竹居。
醉眼岂知吾是我,机心亦笑子非鱼。
无能涉世何妨睡,有道登山只是徐。
六月好风清樾底,付渠天地一蘧蒢。
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种秫便当终老去,爱花能有几人来。
生前尽足竹三径,身外无穷水一杯。
未必诸贤知此意,柴门虽设不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