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三首(其三)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

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

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

愚公只公是,不用谩惊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超脱世俗之外没有知己朋友,世间只有一个痴情的王者。
一生如同梦境般虚幻,沉溺于快乐之中,以酒为伴。
日月的时光粘在了胡须上,心中的理想如同被云山锁住。
愚公只有你这位知音,无需虚假的惊讶和张皇。

注释

物外:超凡脱俗的世界。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
癖王:极度痴迷的人。
生涯:一生。
耽乐:沉溺于快乐。
酒为乡:以饮酒为乐土。
日月:时间。
髭须:胡须。
云山锁肺肠: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
愚公:这里指诗人自己或知音。
只公是:只有你是。
谩惊张:无谓的惊慌失措。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现实与虚幻、知己与孤独等主题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这里,“物”指的是万事万物,而“知己”则是指能够理解和共鸣的人。诗人感慨于世上难寻真正的知音,只有自己内心的一份执着与偏爱,如同孤独的君王一般。

“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如梦的人生观,以及他通过饮酒来寻找精神寄托的心境。“生涯”即人生的旅途,而“耽乐”则是沉醉于快乐之中。这里的“酒为乡”,意味着诗人将酒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宿。

“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这两句描绘了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观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影响。“日月”代表着不断前进的时间,而“黏髭须”则是形容时间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同时,“云山锁肺肠”则用来比喻大自然如何牢牢地扣住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愚公只公是,不用谩惊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愚公”自称,显示了诗人对自己知识浅薄的自嘲,“不用谩惊张”则表明诗人对于那些华而不实、徒有其名无其实质的东西持有拒斥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现实与虚幻、孤独与执着、超脱与归宿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卓女怨

妾本怀春女,春愁不自任。

迷魂随凤客,娇思入琴心。

托援交情重,当垆酌意深。

谁家有夫婿,作赋得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邵兵曹归江南

春风杨柳陌,连骑醉离觞。

千里远山碧,一条归路长。

花开愁北渚,云去渡南湘。

东望濛濛处,烟波是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除夜(其一)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其一)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

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

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

山夫与刺史,相对两巑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