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归安周县丞二首(其二)

庭前百个竹,眼见三陨箨。

不知如许久,已复东行橐。

君初无住想,脱去亦不恶。

官身等出家,随牒即行脚。

笑傲云烟间,何适非至乐。

嗟我独奈何,生理自窘缚。

四十三年非,酝造此大错。

从今便上上,万事付莫莫。

张公留衣钵,绿蓑与青箬。

会当老扁舟,相与同啐啄。

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的《赠别归安周县丞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首句“庭前百个竹,眼见三陨箨”描绘了庭院中竹子生长的景象,竹叶掉落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不知如许久,已复东行橐”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以及事物变化之迅速。

“君初无住想,脱去亦不恶”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认为他没有留恋世俗的想法,选择离开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接着“官身等出家,随牒即行脚”则是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活的反思,将官场生活比作出家修行,随牒而行,暗示了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笑傲云烟间,何适非至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在云烟之间笑傲,无论何处都是至乐。然而,“嗟我独奈何,生理自窘缚”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现实困境的无奈和痛苦。

“四十三年非,酝造此大错”是对过去四十三年生活的反思,认为自己过去的选择可能是一个错误。接下来“从今便上上,万事付莫莫”表达了诗人决心从现在开始做出改变,对未来的态度变得豁达。

最后“张公留衣钵,绿蓑与青箬。会当老扁舟,相与同啐啄”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未来能像友人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著”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放下过去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宿溪口一首

溪声来天边,风水共豪纵。

夜气剧奔马,侵晓不能控。

书生有清癖,咏雪宁忽冻。

胡为枕寒流,故遣不成梦。

形式: 古风

赋建安林尚能家追远堂一首

履霜存永慕,风树寄悲惋。

古来孝子心,百岁常辗转。

鸡豚逮亲存,适意宁一脔。

他时毂千乘,泣涕颜有腼。

生世苟如此,岂得但理遣。

所以奉尝事,自竭叵不勉。

尚能七闽秀,器识颇凝远。

求官自束发,捧檄恨晼晚。

归怀追养勤,作堂近山巘。

欲招九原魂,彷佛此息偃。

牛羊家自腯,菘韭傍可剪。

春秋及时祀,情物两俱腆。

遂令里间儿,艰诧知礼典。

孰先如此堂,孰孝如此悃。

从今大而门,至行神所戬。

形式: 古风

宋景文公之孙景云得玉龟印有忠孝侯印四字示诗次其韵

宝器传家宁浪出,汉爵通侯二千石。

悬知忠孝萃公门,寸印便应轻尺璧。

虎头飞去通神画,未免诳欺涉嘲骂。

馀不左顾非偶然,渭水得璜天或者。

公门次第生辉光,一一词锋如剑铓。

龟玉正怜俱在手,莫放柙中苍兕吼。

形式: 古风

舍弟出家作诗贻之

在家情已疏,出家终不恶。

不有清净缘,云何脱徽索。

我昔志婚宦,谓足世味乐。

颠倒十年间,如蚕竟自缚。

业已无奈何,劝汝莫莫莫。

一沤非全潮,起灭皆妄作。

当知是身浮,流浪恐非托。

伎俩百不好,摄念乃初学。

如病求真医,安心是良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