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
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
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开篇“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两句,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年华渐老,夏日即将过去,只剩下零星的凉意与细雨,给人以淡漠之感。
接着,“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诗人通过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以及对于未到来的清秋时节的期待与探寻。这里的“背佳期”暗示了一种时间流转中的遗憾。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在石上或叶面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远。紧接着的“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则是对一处幽雅环境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这两句中,“茱萸”指的是荆棘之果,尚未成熟,象征着事物尚未到达完美或高潮状态。诗人自问,究竟是哪位多情的伴侣在等待这一刻?这里流露出一丝对人世间情感纠葛的反思。
“菖叶与葵花, 也相饶、也□羞妒”中,“菖叶”指的是蓬草的叶子,“葵花”则是向日葵。诗人通过这两种植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情感纠葛,抒写了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
最后,“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几句,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提醒。诗人劝诫主人,无需总是攀缘高远之处,不如就近享受人生,把酒浸润心田,以此来释放烦恼,消解夏日的热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不详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一番雨过年芳浅。袅袅心情懒。章台人过马嘶声。
小眉不展恨盈盈。怨清明。烟柔露软湖东岸。
恼乱春风惯。一声莺是故园莺。
及至如今□闻处、又多情。
斜日平山寒已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
晚色际天天似幕。一尊先与东风约。
邀得红梅同宴乐。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
客意为伊浑忘却。归船且傍花阴泊。
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
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
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
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
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
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