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其三)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

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

彫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

形式: 古风

翻译

冬天残留的雪依然存在,村庄上的春天水流湍急。
风和日丽使人心情舒畅,山川间充满了秀丽的气息。
雕胡米已准备做早饭,鱼肉也已送到。
高尚的情怀如浪涌高山,短暂的人生寄托于天地之间。
君子表面的荣华富贵,其实比尘土还微不足道。
我所快乐的是简陋的门户之中,悠然自得,忘记了自身的尊贵。

注释

冬中:冬季剩余的时候。
馀雪:残留的雪。
墟上:村庄上。
风日:风和日丽的日子。
畅怀抱:使人心情舒畅。
秀气:秀丽的气质。
彫胡:一种稻谷,此处指做早餐的食材。
晨炊:早晨的炊事。
庖脍:烹饪的鱼肉。
云至:像云一样到来,形容丰富。
高情:高尚的情怀。
浪海岳:比喻情感的波澜壮阔如浪涌山岳。
浮生:短暂的人生。
寄天地:寄托于天地之间。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外簪缨:表面的荣华富贵(簪缨是古代官帽的装饰,代指官位)。
埃尘:尘土,比喻世俗的污垢。
良不啻:实在不止,非常多地。
所乐:所感到快乐的。
衡门:简陋的门户,象征简朴的生活。
陶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贵:尊贵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雪初融、春意渐浓的山川美景。诗人借着大自然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高洁情怀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这里通过对比冬雪与春水的并存,展现了季节交替的生机。冬雪尚未完全融化,但山间已有春水潺潺,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风和日光都是自然界中最温柔、最普遍的元素,它们让人的心情变得开阔而舒畅。同时,山川之美,不仅是外在的景色,更激发了内心的秀丽与高洁。

“彫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这里写的是早晨的生活场景,诗人可能是在描绘自己或他人的清晨活动,比如烧火做饭。这些琐碎而平凡的动作,在诗中被赋予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高尚的情感不受世俗羁绊,而是随着自然界的波澜起伏;生命如同漂泊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寻找自己的寄托。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这里所说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即便身处尘世,也能够保持内心的清洁,不受物欲的污染。簪缨象征着物质享乐和社会地位,而君子对于这些都能超然视之。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最后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自己的生活乐趣。在某个地方(这里用的是“衡门”,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状态),诗人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乐趣,使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处的贵族地位,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与身份的精神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怀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其四)

高馆临澄陂,旷然荡心目。

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

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

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

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

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

形式: 古风

谒璿上人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

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

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

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雪中忆李楫

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

长安千门复万户,何处躞蹀黄金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黄雀痴

黄雀痴,黄雀痴,谓言青鷇是我儿。

一一口衔食,养得成毛衣。

到大啁啾解游飏,各自东西南北飞。

薄暮空巢上,羁雌独自归。

凤凰九雏亦如此,慎莫愁思憔悴损容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