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行

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

苇宽云不匝,风广雨无闲。

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

东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高飞的鸟儿旁,小船随着波浪漂流在连绵的天际之间。
芦苇宽阔到云朵都无法环绕,广阔的风中,雨从未停歇。
边防哨所的影子倒映在孤零零的河岸上,潮水的痕迹留在了山腰。
还未能回到东部的平原,时间匆匆流逝,我被困在了江边的关卡。

注释

片席:小船。
高鸟:高飞的鸟儿。
连天:连绵的天际。
积浪:波浪堆积。
苇宽:芦苇宽阔。
云不匝:云朵无法环绕。
风广:广阔的风。
雨无闲:雨不停歇。
戍影:边防哨所的影子。
孤浦:孤零零的河岸。
潮痕:潮水留下的痕迹。
半山:山腰。
东原:东部的平原。
归未得:还未能回去。
荏苒:时间匆匆流逝。
滞江关:被困在江边的关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江景图。"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通过对比小船与飞鸟的大小,以及波涛连绵如同天际的情状,展现了作者面对壮阔江景时的心情和视野。"苇宽云不匝,风广雨无闲"则生动地表达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无常,其中“苇”可能指水边的芦苇,而“匝”有环绕之意,整句强调了自然景象的开阔和云风雨的不断变换。

接下来的"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则描写了时间流逝后的静谧与残留。"戍影"常指古代城堡的轮廓,这里可能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寂寞;"潮痕"则是对海浪冲刷过后在山上留下的痕迹的形象描绘,显示出自然力量与时间的印记。

最后两句"东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表达了行者因天气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如愿返回的遗憾。"东原"可能是指某地名,或是泛指某一片宽阔的田野;"荏苒"则形容事物细小且多,可能用来描绘江关处的众多阻碍,如乱石、芜菁等,使得行者难以通过。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由流动与静谧停留之间矛盾的情感,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的人生无常和旅行中的种种困顿。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江上遇友人

阙下分离日,杏园花半开。

江边相值夜,榆塞雁初来。

坐久河沉斗,吟长月浸杯。

鲈鱼非不恋,共有客程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一)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

英明不独中朝仰,清重兼闻外国知。

凉夜酒醒多对月,晓庭公退半吟诗。

梁城东下虽经战,风俗犹传守旧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二)

多朝轩冕冠乾坤,四海皆推圣最尊。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筵开乐振高云动,城掩鼙收落日昏。

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三)

未领春闱望早清,况联戎阃控强兵。

风威遍布江山静,教化高同日月明。

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

东南自此全无事,只为期年政已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